1、判断题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这(? )
A.标志着十年动乱的结束
B.宣告了改革开放的开始
C.体现了社会公正的重建
D.意味着拨乱反正的完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十年动乱的结束的标志是1976年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的开始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拨乱反正的完成是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以后。A、B、D均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大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材料二 中国已成为第三个将航天员送上天的国家,这令世界出现了太空新秩序。他向世界宣示,中国有技术和财力将航天员送上天。
材料三?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
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的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编者选编
请回答:
(1)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在核工业和宇航领域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2)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可得出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1)成就:核工业: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②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③1964年6月,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④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④1984——1994年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建成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我国军转民、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宇航领域:①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②1975年,中国又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③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④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
(2)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第二,党和政府对发展科技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第三,与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创新精神分不开的。第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3)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材料概括、处理与分析能力。这种题型要细心留意材料中所透露出来的人物、事件等信息,要坚持紧扣材料,论从史出的原则,从材料中提取要点,把它放在跟教材相吻合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归纳。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地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哪部法律的规定
[? ]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教师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概述新中国时期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取得哪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就,并简要分析这些成就能够取得的主要原因。20分
参考答案:新中国先后制造出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中国又成为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79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1982年,中国成为第五个能够从潜艇水下发射战略导弹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天载人技术的国家。
取得成就原因: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重视发展高科技,建国初期,就制定了中国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推动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发展。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重申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国家不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科技计划。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要求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①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②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③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④在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首要任务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