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首次在天主教神权统治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的改革是
[? ]
A、阂采尔起义
B、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C、加尔文宗教改革
D、亨利人世宗教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关于中世纪基督教的演变表述正确的是
①最初的基督教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②4世纪初期,基督教逐渐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国教?③十一世纪基督教分裂为东西两部分?④天主教会以征服“异教徒”为借口组织多次“十字军东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实际是考查相关史实,依据所学可知,①②③④都符合史实,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相关史实,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英国学者罗素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宗教改革。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与迁移能力。材料信息反映的观点是因信称义,即只要内心信仰即可以得到上帝的拯救。故A 项符合题意。
点评:中世纪教会提出上帝不与有罪之人交往,人要获救必须借助教士的中介作用。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代理人,掌管着拯救灵魂的大权,教会甚至禁止一般基督徒阅读《圣经》,惟有教皇才有解释《圣经》的权力。马丁·路德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他认为一个人应该通过虔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而虔诚的信仰来自崇敬上帝和对于《圣经》的心领神会;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交往,不须通过教会和教士的媒介;否认需要履行种种“圣礼”,即教会规定的一套繁缛的礼拜仪式、朝拜圣地以及向教会输赠等“善行”,来实现自己的信仰。因此,他主张减少教堂和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七项圣礼中只剩洗礼、圣餐两项。这样,曾经是人类救赎中必不可少的教皇、教会、教律,面对信仰的权威,便都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在当时是十分激烈的思想主张。他的主张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符合新兴资产阶级进行原始积累的需要。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德意志于1555年确立“教随国定”的原则( )
①是德意志新、旧教诸侯相互妥协的结果 ②是罗马教皇与德国教会相互妥协的结果 ③是路德派取得合法地位的标志 ④是德国宗教改革胜利结束的标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555年,德意志的新、旧教诸侯签订和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领地中的臣民信仰,这一结局明显是新、旧教贵族相互妥协的结果,与罗马教皇无关。“教随国定”,使路德教派取得了合法的地位,但德国仍然存在旧的天主教。因此,德国的宗教改革还远没有结束。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加尔文教却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
——恩格斯
请完成: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说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参考答案:加尔文坚持《圣经》是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加尔文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他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清教徒革命的旗帜。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加尔文宗教改革带来的影响,应结合材料从积极方面着手。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