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
材料二?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看,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有何不同?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材料信息,比较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有何异同?(4分)
参考答案:(1)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信仰得救。罗马天主教会主张因行得救。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6分)
(2)相同点:都主张《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个人通过《圣经》可直接与上帝沟通。(2分)不同点:加尔文进一步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加尔文教主张“先定论”。(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马丁·路德曾说:“除非用《圣经》里的箴言或明白的理性证明我错了,否则我不会放弃我的主张;我不相信教皇的也不相信宗教会议的决定,因为它们不仅明显有误,而且相互矛盾。”马丁·路德不相信的教皇属于?(?)
A.东正教
B.天主教
C.路德教
D.加尔文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是西欧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反对天主教神权统治的政治斗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 人们只有通过信仰,而不是其他任何手段,才能回报上帝。
——马丁·路德
……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
——约翰·卡尔文
(1)根据材料一,说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它的发表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材料二中马丁·路德与卡尔文主张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他们的共同主张在欧洲历史上
产生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出发点: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意义: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2)共同主张:信仰得救。不同主张:卡尔文还提出了“先定论”。积极作用: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作用,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属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内容的是
①认为个人信仰不是尊崇教皇和教会组织?②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③主张神父可以娶妻?④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④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属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因此排除后选B。
点评:欧洲宗教改革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在意识形态中的反映,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之一,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重点掌握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及作用,对比与达尔文改革的异同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教义方面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不同于加尔文教主张的是(?)
A.没收天主教会的土地
B.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C.先定论
D.因信称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C、D三项是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对加尔文教的继承和相同点;而不同的是B项,英国保留了天主教教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