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年……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源是?
A.清朝主流经济本能的作用
B.英国商品的倾销仅限于五口以及东南沿海
C.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
D.鸦片输入增加削弱了国人的购买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中国史学史上提出史家“三长”说的史学理论家的代表作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史通》
D.《文史通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四、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七、人民有信教之自由……
材料二?《中华民国约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三、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四、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七、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信教之自由……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在人民自由权的规定方面有什么变化?(2分) 这反映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3分)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在人民自由权方面由哪些进步?(3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2分)
参考答案:(1)主要变化:每项权利均加了限定:法律范围内(2分)
实质:增加了于法律范围内的规定,而制定法律的权利不掌握在人民手里,所以这是一部体现专制的宪法。(3分)
(2)主要进步:明确取消民主权利的各种限制;享受民主权利的范围扩大; 人民的民主权利增多。(3分)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33年《申报》上登载了这样一段时事评论:“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材料说明当时中国
①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②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③受到计划经济思潮的影响?④社会主义建设在苏区获得成功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结合“ 1933 年”时间及材料信息“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 国”可知当时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 济 (计划经济 )和集体生产”反映的是计划经济思潮,故①③正确。题干材料 不能反映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当时中国更没有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故 ②④有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判断以下电视剧场景,哪个符合历史史实
A.《康熙王朝》中孝庄皇太后说:“只要有我孝庄在,谁也别想动我孙子……”
B.《鹿鼎记》中,清政府派施琅进攻台湾,并从郑克塽手里收回台湾。
C.《少年康熙》中,康熙帝智擒鳌拜,并以30条大罪,将其处死。
D.《康熙秘史》中,康熙帝在多伦、乌兰布通战役中打败葛尔丹,迫使其兵败自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A.《康熙王朝》中孝庄皇太后说:“只要有我孝庄在,谁也别想动我孙子……”扩大了孝庄的能力范围;C.《少年康熙》中,康熙帝智擒鳌拜,并以30条大罪,将其处死。鳌拜生擒之后,老死在囚禁的地方;D.的表述错误,在昭莫多一战,噶尔丹判军主力全歼,而葛尔丹在阿察阿穆塔台一带服毒自杀。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