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风雨苍黄,百年沪宁!沪宁铁路沉淀了中国近现代史上铁路的百年光阴,1908年4月3日的《申报》曾报道:“沪宁铁路开车典礼”;“沪宁铁路告竣,定于三月初一日(即阳历4月1日)开车。全路通行镇道刘观察亲至京岭下总车站举行开车典礼式。中西官绅到者甚多,颇极一时之盛。”这一材料说明了
A.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加强了南京和上海的联系
B.沪宁铁路标志着中国交通工具近代化的开始
C.在学习西方过程中,民生事业也走向近代化
D.民国时期铁路建设有了较大进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于1927年,民国建立于1912年,因此AD时间不符,排除;沪宁铁路不能说标志中国交通工具近代化的开始,B表述错误;因此选C。
点评: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02年7月,李登辉在德国一家电台发表演说。他认为:如果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统一就应当象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那样,进行两个主权国家的合并,提出要以所谓的“两德模式”来处理海峡两岸的关系。请你从祖国大陆和台湾、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政权之间的关系、国际地位的不同,驳斥李登辉“两德模式”的谬论。
参考答案:(1)关系: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是两个独立、对等的主权国家,而德国统一也就是两个主权国家的合并;祖国大陆与台湾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中国的内政问题。(2)地位: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在国际上是对等的主权国家,而台湾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李登辉所鼓吹的“两德模式”的实质是企图制造“两个中国”。
本题解析:本题创新之处在于把世界历史上存在的关于分裂与统一的两个典型放到一起,进行思维比较,追本溯源,探究中国统一的道路,批驳李登辉的言论。在回答过程中,要紧扣题目所给的几个方面来进行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照片是历史的真实写照。观察下图,该照片是中国政府首次派出的30名赴美留学的幼童合影。?

首批留学美国的幼童
请回答:
(1)首批留学美国的幼童后来对近代社会生活方面有何贡献? (2分)
(2)图片中“轮船招商局”属于什么企业?该企业的兴办对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有何影响(4分)
(3)该图片是发生我国近代哪场运动中,这场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这场运动最终破产,标志是什么? (6分)
参考答案:(1)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 (2分)
(2)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航运业局面。(4分)
(3)洋务运动。(1分)?意义: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的倡导下开始出现。它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地质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4分) 失败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1分)
本题解析:(1)回答此问题要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进行分析。他们接受了西方的文明,对中国传统的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冲击。(2)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企业,是民用企业。该企业的创办对中国的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可从与洋商争利的角度进行分析。(3)选派幼童出国留学,是洋务运动的重要措施,目的是为洋务运动培养人才。这场运动的意义可以结合教材知识回答。破产的标志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习俗、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洋务运动中选派幼童出国留学,使他们接受了西方的文明,成为后来中国的社会习俗变革的推动力量。兴办的洋务企业虽然未能达到富裕的目的,但是对外国经济的侵略起到不小的抵制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47年上海总计有报纸96种。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领取申请登记表希望继续出版和想要办报纸者虽有43家,最后只批准了14家,其中属于公众性报纸的只有10种,到7月时发行超过两万份的只有6种。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新闻消息来源单一
B.舆论宣传渠道收紧
C.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D.百废待兴纸张短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中的“领取申请登记表希望继续出版和想要办报纸者虽有43家,最后只批准了14家,”,从中可以看出造成材料中的状况出现的原因是舆论宣传渠道收紧。故选B。其他三项均与材料状况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恩格斯说:“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 资产阶级害怕代议制?
② 代议制具有历史进步性
③ 工人阶级斗争方式出现新变化?
④ 普选制使得阶级斗争学说失去依据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说明了② 代议制具有历史进步性;同时“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说明工人阶级也可通过选举的方式与资产阶级展开斗争,即③工人阶级斗争方式出现新变化,所以②③两项说法正确符合材料含义,①④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资产阶级政体是代议制政体,普选制使得阶级斗争学说均是工人阶级斗争的方式,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试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大体可以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即可;否定筛选法即是排除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