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 ]
A.报童在街上叫卖
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
C.百姓用电话相互问候
D.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 ]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古代在周朝时期就制定了聘娶六礼,其后各个朝代的立法中,如《九章律》、《北齐律》、《开皇律》、《永徽律》、《宋刑统》、《大元通制》、《大明律》、《大清律》等,不仅都有户婚的内容,而且以刑罚手段调整婚姻家庭关系,保障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
材料二 民国初年的结婚照片(如图1、图2)

图1 民国初年西式婚礼照片

图2 民国时期的传统婚礼
材料三?新中国新式婚礼照片(如图3、图4)

图3 现代中国集体婚礼

图4 现代中国自行车婚礼
阅后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哪一核心现象?在古代社会,中国缔结婚约主要凭借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分析民国时期中国婚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民国时期中国婚姻礼俗的新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婚姻的主要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三,分析新中国婚俗的变化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现象:重视婚姻立法,以封建法制和礼教维持旧式婚姻。依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没有自由。
(2)特点:受西方婚俗影响。传统与西式共存。新变化:一批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出现仿效西式婚礼的新现象。
(3)依据: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4)基本摆脱旧式婚姻风俗,集体婚礼等新婚俗推陈出新,呈现新时代的特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1896年8月14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徐园七夕设文虎(即灯谜)候教……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这则材料中蕴含的最恰当的历史信息是( )
A.上海拍摄国产第一部电影
B.电影首先传入中国上海
C.电影最先出现于中国
D.上海报业非常发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的“西洋影戏”即是电影,也就是说,题干说明上海至少于1896年电影已传入,B项正确;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A项既无法从题干中反映,说法也是错误的;C项“最先出现于中国”说法错误;D项“报业”题干未涉及。故选B。
考点:电影事业的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关键信息:1896年、西洋影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13年著名学问家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是: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该广告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 ]
A.传统的道德观念被抛弃
B.西方道德观念占据主导地位
C.新旧社会风俗并行于世
D.出现了男女平等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