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婚姻观念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礼记·典礼》云: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故日月以告君,斋戎以告鬼神,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以厚其别也。
《诗经·齐风·南山》说: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之?匪媒不得。
材料二:被称为“有学问的革命家”章太炎,在报刊上登载征婚广告,所列三条“特征”条件包括:文理通顺可以写短文章;大家闺秀,不染自由之气;有服从性质。辛亥老人回忆湖南的情况时说,“革命后,男女交际自由、结婚自由和男女平等的呼声很高”。湖南女子开始冲破旧礼教的封锁线“要有选择配偶的自由”“自由结婚也不是家长能阻止的了的”。
材料三:他,是山东农村一名普通的小伙子,12年前,他在亚美尼亚务工,博得了医院里一名美丽护士的芳心,两人一见钟情,组成了一个跨国家庭。她,是亚美尼亚首都一家医院的护士,10年前,她放弃了一切,带着一对双胞胎女儿跟着中国丈夫来到了山东农村定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古代婚姻最注重什么?这种婚姻制度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国近代婚姻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章太炎的征婚条件折射出辛亥革命的什么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回答,新时期我国婚姻观念发生了哪些根本变化?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我国古代婚姻注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特点:我国古代以聘娶婚为主,这种婚姻是宗法制度下的包办和买卖婚姻,婚姻的成立和解除由家长决定;这种制度下夫妻关系极不平等,夫权至上,女性附属于男性,没有独立人格。
(2)近代我国婚姻观念发生一定的变化,男女交际自由、婚姻自由和男女平等等现象开始出现,但这仅局限在大城市和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局限性:辛亥革命只是有利于宣传和利用西方民主政治学说,呼吁革命,而没有彻底批判我国封建思想。
(3)新时期我国婚姻已经彻底打破年龄、财产、门第、种族的界限,出现涉外婚姻,男女双方的结合完全出于自愿。原因:经济全球化使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建国以来我国多次开展思想解放运动;现代教育发展;交通、通讯、网络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便捷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新交因狐裘而订,不问出身。旧友以鹑结(指破烂的旧衣服)而疏,视同陌路。遂令舆台隶卒辉煌而上友,官绅寒士贫儒褴褛而自惭形秽。
——摘自《申报》:1873年4月7日《申江陋习》
材料二?道光季年,中外通商而后,凡西人之以货物运至中国者,陆离光怪,几于莫可名言。华人争先购归,以供日用。初祗行于通商各口岸,久之而各省内地亦皆争相爱慕,无不以改用洋货为奢豪。
一摘自《申报》:1892年1月18日《中国宜造洋货议》
材料三?风俗之靡不自今日始矣,服色之奢亦不自今日始矣。溯当立约互市之初,滨海大埠,富商巨贾与西商懋迁有无,动致奇赢。财力既裕,遂于起居服食诸事斗异矜奇,视黄金如粪土,见者以为观美,群起效之。……近今风俗之侈靡日甚一日,较之三十年前已有霄壤之别。
——摘自《申报》:1894年3月16日《论服色宜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人们在社会交往方面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材料一中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社会出现了怎样的社会风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社会风气变化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变化:从重社会身份、出身门第,到以衣冠取人,看重钱财。
(2)原因:通商口岸开辟;商业繁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3)风气:尊卑失序;不念故旧;以钱衡人;崇洋;奢侈。
(4)影响:有利于冲击旧的社会风气;导致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产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

[? ]
A、最可爱的人列宁装扭秧歌苏联小说
B、时问就是金钱唐装看电视剧古典文学
C、破四旧军装学唱样板戏毛选
D、上网中山装跳交谊舞时装杂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以下不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是
A.看电影
B.剪辫子
C.婚姻自主
D.长拜作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对下图的释读,正确的是
①近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②广告的营销方式被运用
③近代革命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巨变④刷牙习惯已被城乡百姓普遍接受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