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双百”方针提出后,在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表现在 (? )
①生活视野扩大,新的题材和主题的开始?②出现多样化的体裁和表现手法?
③小说、诗歌、散文、电影、音乐等硕果累累 ?④文艺期刊大量增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此题注意要准确把握课本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后,全国各大报纸的报道中都有这样一段:“根据总监票人报告,有效票3040张,其中同意票3037张,反对票没有,弃权票3张。现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由本次会议通过。”据此可以了解到( )
①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
③中国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
④该会议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全国人大投票的情景,说明①③正确,选B项;1954年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②错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于1956年,1982年宪法的颁布不能说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④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对我国不同时期人们衣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国大典时,有穿着旗袍的妇女参加
B.中共八大召开时,有穿着中山装和人民装的代表参加
C.中共十三大召开时,有穿着西服和夹克衫的代表参加
D.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普遍穿起了长袍马褂和超短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普遍穿中山装和人民装,偶尔也有一些穿旗袍的女子,故A、B两项的表述是正确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有的穿西服,也有穿夹克衫的,但不会穿马褂,故C项表述正确,D项表述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这一评价是指
A.“神舟五号”顺利返航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银河I号”计算机成功研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2003年,B项1964年,C项1970年,D项1983年。符合题中“21世纪”要求的只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扫除数千年种种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则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日革命。
——《革命军》
材料二 自世界文明日开,而专制政体一人奄有天下之制可倒。自人智日聪明,而人人皆得有天赋之权利可享。
——《革命军》
材料三 (革命军)以通俗浅显,适合当时社会需要,几乎人手一编,卒赖其言为驱胡建国之本,功不在孙、黄诸公之下。
——《南京临时政府追悼革命先烈祭文》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邹容提出了什么思想?其思想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材料三中说《革命军》为“建国之本,功不在孙、黄诸公之下”。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加以简要说明。
(3)材料一的局限性是什么?材料三中的“驱胡”之意怎样解释?你怎样评价?
参考答案:(1)邹容提出了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广泛发展,使资产阶级革命队伍壮大,掀起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高潮。(2)因为邹容在《革命军》中提出了要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华共和国”,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材料一的局限性是以反满清为主,还不能全面认识反帝反封建的一致性。材料三中的“驱胡”之意是反满清贵族。反满清贵族的革命是必要的,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狭隘的反满、排满思想是错误的。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邹容思想主张的进步性及局限性。(1)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不难回答;(2)问实际是对邹容思想的评价;(3)问既要注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又要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阶级局限性方面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