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七)
2020-08-07 05:53:00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在纪念孟子的大典中,上百名儿童在“亚圣”像前朗诵孟子的名言的场景蔚为壮观。其中可能朗读到的名言有 ( ) A.“鸡犬之声向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易其田
|
2、综合题 材料一: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 “人生而是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带着镣铐。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归纳材料一中两国思想家主张的相同点,(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不同影响。(10分) (2)材料二中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8分)
3、综合题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前551-前479年) 图二(前179-前104年) 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别开生面的节目:对联集锦。山东和山西的对联是: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山东人以孔子为骄傲,其实孔子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因为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已经渗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所以要了解中国,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去了解儒家文化。 (1)图一中历史人物是谁?其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 (2)图二中历史人物是谁?其主要思想有哪些?此后儒学地位发生怎样的变化?(7分) (3)图二中历史人物所在朝代的皇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在本质有何共同点?(1分)
4、选择题 《中国文化概论》中对某一学派特征的描述是:“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这一学派为统治者所重用是在: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
5、选择题 有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几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据此分析,其中“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的思想主张是
A.“仁”和“仁政”
B.“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C.以法治国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