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其根本之处在于
A.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B.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D.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广东新语》记载:“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曰火种。”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
A.分配方式
B.耕作方式
C.经营方式
D.土地形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曰火种”可以看出这是我国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故选B。A项是产品分配方式,材料无法体现产品分配的内容;C项是经营方式,是说如果管理生产的,D项是土地制度,原始社会是土地公有制,材料均未体现。
考点:古代耕作方式
点评:耕作方式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在原始社会,我国耕作方式是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进行的,生产效率较低。到了春秋时期,开始出现金属工具,但是并未广泛使用;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春秋时期出现的牛耕结合在一起,成为了后世耕作的主要方式。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继承“二程”的思想并成为集大成者的是
A.陆九渊
B.王守仁
C.李贽
D.朱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二程”是理学的开创者,南宋朱熹继承了“二程”思想并成为集大成者,是孔孟之后中国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当天理和人欲相对立时要“存天理,灭人欲”,D为正确选项。陆九渊、王守仁是心学的代表,排除A、B。李贽是明代后期的异端思想家,反对孔孟学说,反对纲常礼教,D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成语或典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道路以目
②围魏救赵
③问鼎中原
④退避三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④③②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对“经世致用”理解错误的是
A.学习应求务实
B.重视实际学问,参加社会实践
C.读书人不能脱离现实
D.要求民主共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