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民族临时约法》
C.《资政新编》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英国《每日电讯报》12月18日报道:“美国总统突然采取令人意外的行动,决定在明年元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其中有许多战略上和政治上的原因。可是简单的商业上的原因往往被人遗忘。美国企业界领导人……认为中国这个未来的广大市场是解决他们本身问题的一把钥匙。”下列有关这份报道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这份报道应发表于1979年
B.“美国总统”是指尼克松总统
C.“商业上的原因”是美中建交的根本原因
D.“本身问题”主要是指“滞胀”问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故题干报道发表的时间应是1978年,当时的美国总统是卡特,A、B错误;美中建交的根本原因是“战略上和政治上的原因”,并非“商业上的原因”,C项不对;7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滞涨”阶段,美国商界希望改善中美关系,借助中国市场解决美国的经济“滞涨”问题,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底特律是美国著名的工业城市。
福特、通用与克莱斯勒被认为是底特律的三大汽车企业。1893年亨利福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
为动力的汽车,美国开始进入汽车时代。当时汽车企业竞争激烈,各家为了生存加紧对汽车的技术改造,新型号不断涌现,汽车制造业日益成熟,三大汽车企业也发展成与美孚石油公司等齐名的垄断性大企业。三大企业开创了许多“美国第一”,如福特公司最先实行流水线作业方式装配汽车,通用公司率先采取了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三大公司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到经济大萧条前夕,美国汽车年销量冲破500万辆。
结合所学简要分析推动20世纪前期美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因素。(8分)
参考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垄断组织的形成,适应了新兴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竞争促使了企业的技术改造;新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的推动。(8分)
本题解析:(1)历史因素从材料中“1893年亨利福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美国开始进入汽车时代”概括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从材料中“三大汽车企业也发展成与美孚石油公司等齐名的垄断性大企业” 概括出垄断组织的形成,适应了新兴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从材料中“当时汽车企业竞争激烈,各家为了生存加紧对汽车的技术改造,新型号不断涌现,汽车制造业日益成熟”概括出竞争促使了企业的技术改造;从材料中“福特公司最先实行流水线作业方式装配汽车,通用公司率先采取了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概括出新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的推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中法的角色类似: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内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1964年1月27日,中、法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推动中法建交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感召
B.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中法力图在外交上走独立自主的道路
D.中法两国奉行“无敌国外交”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20世纪60年代、“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内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中法角色的共性是向美苏两极霸权的挑战,说明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故C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访问印度与缅甸时提出的,故A项错误;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70年代,故B项错误;D项“奉行”无敌国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的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际间的贫富分化②经济区域化完全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
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④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化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