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非洲国家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非洲国家
A.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B.是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成员国
C.是50年代初中国的主要建交对象
D.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故A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不包括非洲国家,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国家是50年代初中国的主要建交对象,故C项错误;第三世界的崛起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欧洲经济一体化改变了世界格局的含义是
A.促使两极格局的结束
B.成为抗衡世界经济霸主美国的一支重要力量
C.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D.代替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C项不符合题干中“改变了世界格局”的要求,两极格局属战后政治格局,且促使其结束的是苏东剧变,欧洲没能代替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欧洲经济一体化改变的是美国居世界经济霸主的世界格局,因而应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春秋的孔子主张“仁爱”,下列与孔子“仁爱”主张不相符合的言论是 (? )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仁者爱人,相互关怀
C.主张德政,反对苛政
D.严刑峻法,以法治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要求选择与仁爱无关的选项,A项意思是自己做不到的,不要强加于人,是一种“仁”的表现,BC两项很明显是关于“仁爱”的,而D项是法家思想,和题干主旨无关,所以答案为D。
点评:此题很简单,只要理解了什么是“仁爱”的表现就很容易得出答案,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70—1975年相对应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73年和1975年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国民经济有明显的复苏和回升。故与1970—1975年相对应的是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④“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