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64年6月,毛泽东说:“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各省都要有军事工业,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追击炮、子弹、炸药。有了这些东西,就放心了。攀枝花搞不起来,我睡不着觉。你们不搞攀枝花,我骑毛驴去那里开会,没有钱,拿我稿费去搞。”这反映出毛泽东
A.决心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B.工业建设是出于“联美制苏”的战略考虑
C.国民经济建设立足于战备的思想
D.注重解决建设中经济结构方面的矛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时间信息“1964年”,当时中苏关系恶化、中美也处于敌对状态,故B项错误;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毛泽东提出经济建设中“各省都要有军事工业”,反映了国民经济建设立足于战备的思想,C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D项没材料有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中国的科技成果中,出现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A.原子弹、氢弹发射成功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把宇航员送入太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文史学者宋元彬在日记《红尘冷眼》中说:“(某日)晚,参加(浙江省政协丽水调研活动)文教专业组,听取丽水县文教方面负责人之报告,报告扫盲工作者谓经过八昼夜的苦战,扫了五万文盲,每人认识了一千五百字。”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科教兴国”战略正在落到实处
B.“教育革命”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
C.大跃进运动波及文化教育领域
D.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收获成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准确获取能力。从材料“报告扫盲工作者谓经过八昼夜的苦战,扫了五万文盲,每人认识了一千五百字”可以看出当时扫盲教育存在严重浮夸风现象,由此可以判断这段材料描述的现象是大跃进时期。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读下列“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据此图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的力量迅速崛起
C.西方国家放弃了长期以来敌视中国的政策
D.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票数的不断增长,主要原因是不断加入联合国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联合国逐渐摆脱了超级大国的控制,成为发展中国家伸张正义的讲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历时184天的上海世博会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深刻的印象。
材料:1889年底张之洞曾说:“照得各国都会地方,多设有劝工场及商品陈列所,聚百货于其中,分行罗列,以类相从,物标定价,听人观览购取。……此外又设立博览赛珍等会所,以劝工商实业者,洵属法良意美。湖北武汉地方,东西据长江上下之冲,南北为铁路交会之所,商货日见辐辏,工业必渐繁兴。凡各国所以劝工劝商者,亟应酌量仿办,以开风气”。1909年,张之洞和湖广总督陈夔龙在武昌发起了武汉劝业奖进会,前后45天,开设有天产部、工艺部、美术部、教育部和古物参考部,出品共六千多种。同时分设直隶、湖南、上海、宁波四馆及汉阳钢铁厂、枪炮厂、实习工厂等七个特别展览室。武汉劝业奖进会合计物品八千多种,与会人员20多万……武汉劝业会中,人们“专以繁华娱目,罕有考究实业者”。
(1)1851年,英国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概述第一届世博会能够在英国举办的条件。(8分)
(2)据材料一,分析1909年张之洞、陈夔龙为什么要在武汉举办劝业奖进会? 1909年武汉劝业奖进会有哪些不足之处?(12分)
参考答案:(1)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世界各国联系的加强。(每点4分,共8分)
(2)原因:受国外举办博览会的影响;(2分)武汉交通便利;(2分) 20世纪初武汉工商业有相当的发展;(2分)不足:时间较短(2分);参展展馆少,规模较小;(2分)参观者多以游乐为主。(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