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标语不但能折射时代的精神,而且也能反映历史发展的轨迹。下列标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砸烂公检法”②“发展才是硬道理”③“跑步进入社会主义”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③①②
D.②③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是一张股票,发行这张股票有利于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图片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这是1956年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而发行的股票,D项错误。三大改造的完成确立社会主义公用制的经济基础,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A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C项商品经济属于市场经济的范畴。故选B。
点评:以图文材料考查经济体制的题目还可以这样设计: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变化

过去购物要凭票抢购

今日商品任挑选
两幅图分别反映了中国实行的怎样的经济体制?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业余外语广播讲座(英语初级班)”,外电对此有不少评述,我们认为最为恰当的是
A.“中国向世界宣布开放的一个信号”
B.“中国放弃敌视西方的政策”
C.“中国开始奉行亲西方政策”
D.“中国积极谋求世界大国地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业余外语广播讲座(英语初级班)”说明中国已准备启动对外开放的进程,这是“中国向世界宣布开放的一个信号”,答案选A,B C D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实际状况。
点评: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高考中尤其要关注对这些成就取得原因的分析和重要时间关键点的识记能力,如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年的十共十四大和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的内容和重大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外电曾在中共“十四大”召开后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的依据是?
A.形成了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
B.会上对邓小平的重大贡献做出了高度评价
C.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D.阐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交方针和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