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非常挤”这样的竹枝词也流行起来,这反应了
A.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B.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并没有停止过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乘客不分男女座”说明男女在某些方面是平等的,和传统的男女授受不亲是一个巨大而冲击,所以“B.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真是正确的选项。另外,新式交通工具当然改善了人们的出行状况。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从1986年7月,中国向世界贸易组织前身——关贸总协定正式递交恢复合法席位的申请,到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15年漫长艰苦的“复关”、“入世”之路,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继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从这一过程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先入世的国家与中国的矛盾消除
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中国对世界经济影响越来越大
D.中国由以往的制度性战略性开放发展到政策性开放的新阶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大历史问题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题干主要强调了中国入世的艰辛与重要意义,又是一里程碑式重大事件。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融入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则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舞台的标志,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在外交与经济方面对世界的影响度越来越高,因此C符合题意,而ABD的表述均不合题干主旨,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苏格拉底是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普罗塔格拉是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不是苏格拉底。该题目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孟子曰:“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材料二:“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而死者,不可胜数。”
“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1)材料一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4分)
(2)归纳材料二中的思想观点。并请问这是谁的观点?(4分)
(3)结合所学列举“百家争鸣“中“儒、道、墨、法”四大家的基本思想。(4分)
参考答案:
(1)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2)兼爱、非攻、尚贤?墨子
(3)儒家——仁和礼?墨家——兼爱、非攻、尚贤
道家——清静无为?法家——严刑峻法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中国传统信函中形成一套固定的礼貌用语。称呼对方的母亲的用词是(?)
A.令尊
B.家严
C.家慈
D.令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