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下是王敬虞《中国近代工业资料》中的图表
1914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 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
织厂平均锭数量示意图?比例一览表(%)
材料二 1911年至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年至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1914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21家,产纱锭503104枚,到1922年纱厂增加到65家,当年共产纱锭1632074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材料三(中国)实业亦必有的……何在?在棉铁,而棉尤宜先。
凡隶属本部(指农林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
至于铁矿需本(资本)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藉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赡贫民之生活。
现在世界上以大企业立国,而中国之公司法、破产法不备,故遂将此昙花一现之基础,至于今日,败坏不可收拾,断丧人民之企业心、合群心。今日,耗散最可宝贵之资本,不一而足。……故农林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法。
——《实业之梦――张謇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我过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三,概括张謇“实业救国”的主要主张(不得摘抄原文)。
(3)材料三中张謇的救国主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能否实现?为什么?
参考答案:(1)特点:①民族工业所占的比例少、规模小(民族资本力量薄弱);?
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基础薄弱。
(2)振兴实业必须以棉铁(尤其是棉)工业为中心;严格限制官办企业;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在不损害民族经济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外资发展重工业;强调加强经济立法。
(3)不能。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或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无从发展。
本题解析:(1)根据表格以及材料中的数据来分析,而且投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重工业方面。
(2)逐段分析材料意思,每个段落都表明了他的一个主张,其中第二段有两个主张。
(3)根据当时中国的社会情况分析得知不能实现。当时民族工业得以发展主要是各帝国主义国家在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B.轻工业发展、重工业薄弱已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C.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
D.与封建经济相比,处于绝对劣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我国的民族工业畸形发展,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薄弱、部门门类单一,正因为如此,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此题也可采用排除法做,A、C、D三项很明显是正确的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正确的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形成了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是在
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
B.抗战爆发前
C.抗战胜利后
D.国民大革命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据《周恩来年谱》载:“本日(1971年4月7 日),根据毛泽东作出的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决定,嘱告外交部以电话通知在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负责人,对外宣布正式邀请美国队访华。”就外部环境而言,中国此举的主要背景是
A.美国政府被迫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B.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C.中国的国防安全面临新的严重威胁
D.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l971年4月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主要是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边界陈兵百万威胁中国,于是中国寻求改善中美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爱因斯坦是伟大的思想家,他的相对论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全新认识。其实,早在我国春秋战国事情,就有类似的思想。以下哪家思想最类似他的相对论思想?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庄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庄子的“齐物论”的意思是事物之间没有界限和差别,大和小是相对的,“天下之大莫过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其它三家都不具备相对的意思。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