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曾经百年梦,今朝复兴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有几个代表性事件: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位置,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标志。2002年,中国加入WTO,这是我们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经济的标志。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是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文化标志、经济标志、科技标志。
请回答:
(1)简述中国得以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4分)?
(2)中国加入WTO,既给中国带来机遇,又使中国面临挑战。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应如何应对?(4分)
(3)上海世博会广东馆,既向世界展示了丰富多彩岭南文化,也向世界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社会发展。简述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与“与世界接轨”的表现。(4分)
参考答案:(1)一方面是中国长期斗争的结果,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世界形势的变化,第三世界的崛起;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4分)(答出一点给1分;言之有理的其它答案也可给1分,但本小问满分不超过4分)
(2)中国政府部门对经济管理从观念上、体制上都需要做必要的调整;各产业部门对自己管理方法、经营机制也需要做相应的转变。(4分)(答出一点给1分;言之有理的其它答案也可给1分,但本小问满分不超过4分)
(3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被开辟为通商口岸,1984年广州、湛江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实行对外开放;随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2010年成功举办第16届亚洲运动会。(4分)(答出三点即给满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10年8月,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
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
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是
A.在维持两岸现状前提下,谋求两岸和平发展
B.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
C.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
D.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主张两岸谋求和平发展。BCD是错
误的;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信息是人民币上绘有汉字和大量不同少数民族文化的信息,这能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视各少数民族的发展以及体现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原则,答案选①②④D项,③项说法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共同纲领》中即已明确规定。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三项,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在这三项制度中最为基础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有关新中国所实现的历史性跨越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全面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B.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C.市场经济的建立,实现了由传统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型
D.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由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进入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历史——近代社会上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三: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
——《井冈山的斗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政治纲领”名称叫什么?(1分)其核心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所述“三个革命“的核心是什么?(2分)简述孙中山在民国成立后有关社会革命方面的重要活动。?(2分)
(3)材料三中“边界红旗子”指什么?(1分)“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的最基本条件是什么?(1分)
(4)分别概括三则材料反映的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及其主要思想理论。?(6分)
参考答案:(1)天朝田亩制度;核心是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3分)
(2)“三个革命”的核心是政治革命;活动:颁布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法令措施;提出“耕者有其田”主张;倡导大办实业,建设铁路等。(4分)
(3)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
最基本条件:中国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2分)
(4)农民阶级:绝对平均主义;资产阶级:三民主义(民主革命思想);无产阶级: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国城市,最后夺取城市)。(6分)
本题解析:(1)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否定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几千年来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不可能实现。
(2)联系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革命是指民族主义,政治革命是指民权主义,社会革命是指民生主义,核心是民权主义。
(3)注意材料出处《井冈山的斗争》,毛泽东根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4)三则材料反映的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分别代表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结合所学概括其主要思想理论。
点评:1.《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2.受选考内容的限制,高考对本模块的考查主要以材料解析题、问答题为主。分值固定。3.本模块知识与当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联系密切,高考试题多以此作为命题的切入点,考查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异同点,培养学生辨析历史概念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