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答题技巧(2020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此题主要是考察了分封制的对象,在当时能够分封的是王族、功臣和先朝的贵族(包括炎黄帝和商朝的贵族),平民是没有资格分封的。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都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
参考答案:1.B
本题解析: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乾隆庙号“高宗”, 谥号是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乾隆谥号“纯皇帝”,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乾隆是年号。中国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尊号一般很长,因为大臣们会尽量把好的词语都往皇帝身上加,尊号一般在皇帝在世之时便开始有群臣上请,并不断加长。③属于尊号。(本题正确答案有误,改选为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中央集权制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主权的完整。因此选D
考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点评: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影响:(1)积极:a.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主权的完整。b.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融合,有利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c.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消极:a.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激化阶级矛盾,是阻碍社会历史发展的因素。b.思想文化专制,钳制了思想,严重阻碍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c. 严重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国古代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是
A.郡县制的设立
B.分封制的创设
C.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D.行省制度的创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表明的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不是体现的皇权与相权的矛盾。B项时期没有皇帝也没有丞相制度。D项与A项一样都是地方与中央集权的关系不是体现的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2分) 历史信息浩如烟海,多种多样。有效获取和正确解读历史信息,是研习历史的重要前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四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然而降于夷王(周第九代君主),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秘宇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矣。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无君君之心……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断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也。
材料三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之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1)材料一中“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指什么?(3分)
(2)材料二中作者对秦亡的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3分)
(3)材料三中汉“矫秦之枉,徇周之制”指什么 ?导致了什么后果?后来又如何解决的?(6分)
参考答案:
(1)指分封制造成的诸侯割据、分裂和混乱严重地危害了国家统一。(3分)
(2)正确。(1分)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封建国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秦朝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暴政导致民怨沸腾造成的,与郡县制无关。(2分)
(3)指西汉初年分封同姓诸侯王。导致诸侯王国权力过重威胁中央,甚至爆发了“七国之乱”。后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夺王国封地爵位,分散其力量使其无法对抗中央。(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属于基础性的材料题。
(1)考查的是分封制的消极影响,列举了分封制瓦解的种种表现: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礼崩乐坏;王室东徙后自列为诸侯;楚王问鼎,射王中肩。然后归纳出分封制造成的诸侯割据,为争夺人口和土地而发生兼并和争霸战争;国家走向分裂,社会混乱,严重地危害了国家统一这些弊端。学生只需具备一定的文言释读能力,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即可。
(2)考查秦朝短暂灭亡的原因。关于这个话题,自古以来史学界也有多种观点,有人认为秦朝亡于秦始皇的暴政,有人认为亡于秦朝的郡县制。本题采用了秦亡于暴政,而不是亡于制度这一主流观点。史料的阅读量也不大,题目较易,学生的基础知识及能力要求都可得到较好发挥。
(3)属于基础知识考查范畴,考查的是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内容和影响。汉朝初期,汉高祖刘邦错误的汲取了秦朝短期而亡的教训,认为秦朝的灭亡是因为全部废除分封制,于是分封子弟建立诸侯国,另一方面汉承秦制,又保留了秦朝的郡县制,因此建立了郡国并行制。后来封国制威胁了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推恩令等措施才解决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对于本题的作答,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熟练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灭亡;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特色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