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谁不知道,教会领导下的欧洲,一切学问和知识也都发达!因为谁是最渊博的哲学家、最流行的演说家、最伟大的文学家,还不是那班人说了算!”“那班人”是指( )
A.中世纪的天主教会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教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抓住题干中的“教会领导下的欧洲”关键信息,结合上下文分析,“那班人”是指教会人员,依据教材相关知识,欧洲处于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下,因此,确切地说是指中世纪的天主教会,A项正确。
考点:文艺复兴的背景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能力,并调动教材相关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难度小。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核心是
A.消灭专制王权
B.反对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
C.反对天主教
D.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前三项都是为第四项服务的。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斯多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理解题干诗歌的主要含义,从"德行、求知、智慧、向善、人性之巅"等可以判断强调品德、智慧、善的灵魂,这与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相符,故选B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对这种说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A.路德否定了赎罪券的功效
B.路德试图消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C.路德认为个人可直接与上帝对话
D.路德主张因信称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解。由“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得知路德并不反对宗教。所以路德试图消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普罗塔格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B.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至高无上
C.知识就是道德
D.其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美德即知识”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观点而非普罗塔格拉,因此选C。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
点评:智者学派(普罗塔格拉)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不同点:智者学派否定一切对人的约束,认为人个人所有的需要都是正确的;强调个人自由,忽视社会道德。苏格拉底强调个人的要求必须满足一定的道德规范,也就是“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美德对人的重要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