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韩国某一汽车产品用到美国的变速器、荷兰的轮胎、日本的车身、新加坡的无线电。这一现象的本质是:?( )
A.韩国是世界汽车产业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B.韩国汽车产业已经走向国际化
C.汽车生产的国际分工越来越细
D.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的理解。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韩国某一汽车产品用到美国的变速器、荷兰的轮胎、日本的车身、新加坡的无线电体现了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所以其本质上是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文化由穿得暖到时尚、个性,由封闭走向开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②港台、欧美等文化传播的影响
③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故排除④,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是指( )
A.苏联的威胁
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C.不结盟运动兴起
D.中国的振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理解分析及知识的运用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西欧通过联合经济迅速发展,日本也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二大经济强国,西欧、日本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造成冲击,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西欧、日本在经济方面与美国的摩擦也不断发生,因此70年代尼克松说的它们指的是西欧与日本,因此C符合题意,故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有关近代“断发易服”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 )?
A.留美幼童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
B.受到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C.民主革命思潮的推动
D.具有移风易俗,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色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断发易服早在戊戌变法时期就已经开始,在辛亥革命前后还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除缠足等法令。这些情况与反对北洋军阀没有直接的联系。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司马迁说孟子的学说“迁远而阔于事情”,秦始皇以“焚书坑儒”压制儒家学说,而汉武帝却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分析说明儒家学说在战国、秦、汉的不同地位及其原因,指出儒家学说地位变化所反映的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方面的特征。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该题旨地位:战国时倍受冷落,秦朝遭受压制,汉朝获得独尊地位。原因:(1)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保护农业生产。这些主张虽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在战国纷争时期,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遭受统治者的冷落。(2)秦朝时,儒生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遭受压制在情理之中。(3)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等思想内容,糅合了多家学说、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故可获得独尊地位。特征:思想文化的发展反映了当时社会由割据到统一的历史趋势;思想文化必须为政治服务,才能生存发展。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归纳概括、初步运用史学理论解决问题及文字表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以及“一定的思想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两个史学原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