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 ]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较大?②近代上海社会出现崇洋风尚
③民族工业产品已丧失国内市场?④民众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可以看出近代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较大;“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反映了近代上海社会出现崇洋风尚。因此①②正确。③材料未体现;④说法极端。故选A?
考点:近代生活习俗的变革
点评:近代以来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较深,但是传统生活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近代交通、通讯的变化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不能说明

[? ]
A.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B.嫁妆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
C.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D.嫁妆保留了传统特色,体现了时代特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12年8月20日《时报》刊载的《苏州之士煞》一文,对苏州人士的装束评论说:“绸伞高擎足踏革履之女界学生华丽煞”,“马鞭高挥自穿之将弁人材气焰煞”,“草帽高带口衔雪茄之少年学生时髦煞”。对此评论理解准确的是
[? ]
A.中国的传统服饰很受苏州人的喜爱?
B.苏州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C.西方的时装越来越被中国百姓所接受?
D.苏州最早被开放为通商口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清末的一首打油诗写道:“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主要反映了当时?
[? ]
A、洋货倾销中国?
B、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C、服饰追求西化?
D、社会上存在崇洋现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