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记》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商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请回答:
(1)为实现富国强兵,商鞅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方面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6分)
(2)从材料二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1分)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5分)
(3)张之洞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得与失的评价是否客观?(1分)请任选其中一个变法简要说明其评价的主要理由。(4分)
2、判断题 “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 )。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
3、判断题 俄国、日本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俄国、日本
[? ]
A.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落后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D.缺乏民主传统
4、判断题 下列国家的改革明显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①英国的“清教徒”运动 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③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④戊戌变法
[? ]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选择题 《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拔。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侯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据此,孝文帝进行姓氏改革的依据是
A.鲜卑族和汉族风俗习惯相同
B.鲜卑族和汉族都崇拜黄帝
C.鲜卑族和汉族自古以来都生活在黄河流域
D.鲜卑族和汉族有共同的祖先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