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84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指出:“面向21世纪,在日本人一致同意前提下,大胆触动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触及的问题,重新形成统一看法,以促进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进,推动国家的发展。”这表明日本
①企图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②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③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④政府将正视历史,勇担责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大胆触动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触及的问题,重新形成统一看法,以促进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进”看出企图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因此①②③都对。这之中包含了日本无视历史,摆脱雅尔塔体系束缚的企图,因此④错误。故选B
点评:日本在战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无视历史的行为值得我们警惕。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的理解分析材料。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不仅是一个信仰体系的传播,而且是彻底地改变了中国的思想方式,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在“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方面表现突出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朱熹
C.葛洪
D.范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了解。董仲舒的汉武帝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利用道家和阴阳家等学说,改造了儒学,适应了当时的需要。葛洪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范缜是反佛的代表人物,都不可能吸收佛教思想。朱熹吸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改造了儒学,成为之后的主流思想。因此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根本原因是
A.政治的腐败
B.人民的反抗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程朱理学的因循守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思想、文化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说明?( )
A.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B.我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
C.我国的棉布生产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D.政府仍然排斥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20世纪50—70年代,由于实行计划经济,物资比较贫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供应,人们的生活水平总体比较低;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商品供应量大幅增加,政府取消了实行了几十年的票证供应。取消票证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故选A。
点评:新中国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变革:
(1)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经济。
(3)20世纪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宣传画和图片反映了我国农村建设历史进程的是
?
①?②
?
③?④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④②①
D.②③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时期②52年土地改革③为三大改造时期④四为改革开放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