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据《简明广东史》记载,1846年,广州进口货物价值(不含鸦片)12,390,213元,比1837年减少33.2%,出口降至23,198,493元,比1837年减少35.7%。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B.自然经济的抵制
C.广州贸易地位的减弱
D.长期战乱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11年3月,日本发生的9级大地震及海啸,并由此引发了核危机,不仅重创了日本,而且波及了全球经济。这一现象说明了
A.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B.经济全球化导致贫富分化更加严重
C.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日趋失衡
D.经济全球化带来经济风险的全球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75年,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的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周恩来着手恢复和调整国民经济
B.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
C.极“左”思想遭到彻底批判
D.“文革”动乱接近尾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革”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正确认识能力。“文革”使国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1975年,周恩来病重,在毛泽东的主支持下,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所以应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初,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由过去的“无知”“好战”“狡诈”“危险”等变为了“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C.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D.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美国对中国的印象变化源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促进了中美两国的交往和认识。所以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也发生了改变。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维护专制统治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宋明理学的思想,属于中等难度题,解题关键是掌握理学思想的影响。理学是一套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它的中心观念是“理”,把“理”说成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又把“理”说成是封建伦理道德,宣传“存天理,去人欲”的说教。理学是一种新式的儒学,是以儒学为核心的儒、道、佛互相渗透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它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儒家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更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因此被采纳为官方哲学。宋代理学受到明清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正统。依此分析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的说法均是片面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