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观察下表分析中国丝茶出口的特点,你认为这特点对中国社会转型影响最大的是(?)
年份
| 茶(磅)
| 丝(包)
|
1843
| 17727750
| 1787
|
1849
| 82980500
| 16298
|
1854
| 109369000
| 54233
|
1858
| 103564400
| 85970
|
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
C.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D.推动中国的丝、茶生产日益商品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农产品商品化加强,对社会转型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是外国商品侵入的影响,材料并未体现中国的进口情况;CD项说法都正确,但不是最大的影响。
点评: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逐渐的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口量增加,另一个方面中国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主要是洋务工业和民族工业。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就其基本任务而言,所体现的基本特征是
A.变革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
B.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结合
C.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同步进行
D.发展科技教育与两个文明建设同步进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有机结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等国际政治、经济组织的先后成立,反映了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是
A.全球化
B.多极化
C.一体化
D.制度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反映了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制度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
A.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
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
C.观看电影成为上海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
D.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影视业的发展状况,从所占比例说明上海发展较快,上海是近代较早开放的通商口岸,经过发展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所以A项符合题意;20年代中国军阀混乱以及北伐等,所以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中的电影“出现”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题干没有体现;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C段到D段城镇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三大改造的进行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的影响
D.国民经济的调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C段到D段的时间是1960~1965年,城镇人口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从1961年春开始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改变农业与工业的比例关系,减轻城市人口众多给生活造成的巨大压力,以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