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51年法、意、西德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它改变了不触及国家主权的松散的合作方式,而是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机构,有权决定煤钢生产的价格、原料的分配,对违反规章的企业进行处罚。后来荷兰等国提议将联合扩大到电力、原子能、交通等领域,几经磋商,到1957年六国签署了《罗马条约》。
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50年代西欧经济合作的特点及其影响。(10分)
参考答案:特点:并非单纯的政府间合作,而是建立超国家的机构管理各国生产;合作的范围从一个领域扩大到多个领域。(4分)
影响: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促进西欧经济的繁荣。新的合作机制为经济区域集团化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西欧的联合,促进了法德的和解,也为以后摆脱美国的控制,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条件(6分)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中的“而是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机构”、“将联合扩大到电力、原子能、交通等领域”;可以得出西欧经济的合作特点是:并非单纯的政府间合作,而是建立超国家的机构管理各国生产;合作的范围从一个领域扩大到多个领域。第二小问结合所学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可知欧洲的联合推动了欧洲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西欧经济的繁荣。新的合作机制为经济区域集团化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西欧的联合,促进了法德的和解,也为以后摆脱美国的控制,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不结盟运动成立的标志
A.贝尔格莱德会议
B.慕尼黑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开罗会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联系教材所学,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慕尼黑会议是二战爆发前的一次宰割捷克的会议,雅尔塔会议和开罗会议分别是在二战后期举行的战后惩治德、日法西斯和敦促日本投降的会议,与题干无关,所以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不结盟运动的认识和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华网2010年4月报道,我国三个地区正在争夺唐代诗人李白故里的称号并进行了相应宣传开发.同时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也加入争夺行列并和中国相关城市草签了一系列文化和经济合作意向。两国四地争夺李白故里的根本性因素是
A.李白的文学成就
B.唐诗的魅力
C.历史文化的经济价值
D.学术研究的严谨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李白的文化价值的研究,在题目要求的是根本因素,所以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所以C项正确,BDA不是根本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学者普遍认为,二战后德国的认罪态度,使得德国依靠自己的诚意消除了笼罩在法国及所有欧洲人心头的阴云,而法国则把德国作为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下列表述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法德两国相继加入“北约”组织
B.欧洲联盟的轴心是法德两国
C.在当今世界的国际问题上,法德两国立场完全一致
D.法德两国都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难度较小。据材料“战后德国的认罪态度,使得德国依靠自己的诚意消除了笼罩在法国及所有欧洲人心头的阴云,而法国则把德国作为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选B,C错在“完全”上,因国家利益的冲突,法德在当今世界的国际问题上,仍有分歧;D选项错在“德国” 上,德国不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唐朝初年江南的稻米大量运往洛阳等地(? )
①标志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②反映了南方经济地位上升
③体现了大运河的交通动脉作用? ④说明南北经济交流加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难度中等。可用排除法,题目要求的是唐朝初年,而①项“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唐朝后期,②③④符合要求。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