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气息。以下是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挖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挖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
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①“革委会”是“文革”时期的特有产物,②是“大跃进”时期农业产量浮夸的具体体现,③应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之后,④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制确立后农村的巨大变化,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②①④③,故答案选B。
点评:建国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是高考中的常考点,内容包括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尤其是第三项内容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956~1966年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巨大破坏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阶段特征在学习中必须牢固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图是我国2000—2012年对外贸易依存度走势图,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2000—2012年对外贸易依存度走势
(注:外贸依存度,是一国或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通常是用来评估开放程度的主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以及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A.中国经济随国际市场波动而波动
B.中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渐趋合理
C.中国是外贸型经济大国
D.中国经济在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显示了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水平变化呈略微下降———快速上升———深度下跌———逐步调整的发展趋势,随国际市场波动而波动,但不足说明中国经济随国际市场波动而波动,排除A;外贸依存度过高并不能说明中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渐趋合理,排除B;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但是说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积极参与全球化,因此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台湾问题至今得不到解决,主要是因为
A 美国缺乏坚持一个中国的诚意
B 陈水扁上台后台独势力猖獗
C 外国势力干涉和台湾分裂势力的倒行逆施
D 中国政府的态度立场不坚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台湾问题得不到解决,一方面是像李登辉、陈水扁似台独势力的阻扰,而台独势力之所以这么猖獗则是因为外国势力的支持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表反映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年份 类别
| 原料
| 手工制品
| 机器产品
|
1893
| 15.6
| 81.8
| 2.6
|
1910
| 39.8
| 41.4
| 18.8
|
1920
| 40.1
| 39.4
| 20.5
|
①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
②中国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
③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④中国近代工业兴起并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原料出口呈现增长趋势,说明①正确;手工制品出口呈现下降趋势,说明②正确;机器产品出口呈现增长趋势,说明④正确;注意题干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③不对,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是在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以后,因此排除③。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全球化加剧了移民间的矛盾
B.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C.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其他国家的移民进入全球化城市,与其他国家的人互相接触,互相了解,思想相互影响,可能会改变自己的原有的意识形态和观念,C项正确。ABD材料无法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