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战国时期的某一天,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进行辩论,根据以下几段文字,判断哪些学派的思想家参加了这个聚会。“兼相爱,交相利”。“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明主峭其法而严刑,成势之町以禁暴,而德厚不占以止乱” (? ) 。
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墨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第一句为墨家思想,第二句为道家庄子的思想,第三句为法家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秦严格以律例断案,汉代以《春秋》作为断案的主要依据,俗称“春秋决狱”。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儒学已成为统治哲学
C.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D.汉承秦制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春秋》属于儒家经典,汉代以《春秋》作为断案的主要依据,说明了儒家思想对政治的影响力增强,结合所学可知,这与汉代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密切相关,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图》。符合“唐代江南地区经济中心”、“近代中国最早航运企业诞生地”、“张謇大生纱厂创办地”、“荣氏保兴面粉厂所在地”排列顺序的是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视图能力和准确记忆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和地图可知,“唐代江南地区经济中心”是杭州,而④是杭州;“近代中国最早航运企业诞生地”是上海,而①是上海;“张謇大生纱厂创办地”是江南通州(今南通市),而②是南通;“荣氏保兴面粉厂所在地”是无锡,而③是无锡。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
A.知识分子中出现一百多个不同的学派
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
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而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依据该观点,历史学的最大价值在于?
A.丰富知识、提高学养、厚积薄发
B.回首往事、以古为师、传承文化
C.以史为鉴、服务现实、开创未来
D.借鉴古人、启发思维、开阔视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