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相同因素是
A.民族复仇情绪的增长
B.受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
C.法西斯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D.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恐怖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AC只符合德国;B不符合意大利,意大利在20年代就建立法西斯统治;D符合共同原因。
考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
点评:比较型选择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有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比较的,更多的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此类题在题干中一般都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相似”等标志性词语,有些题也有反映程度性的词语,如“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的原因是?
[? ]
A.巴黎和会的召开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人们对一战心有余悸
D.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一战前夕,科技发明运用到武器研制上,相继问世的新武器中不包括(?)
A.潜艇
B.飞机
C.坦克
D.原子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人类历史上首次使用坦克的索姆河战役;在凡尔登战役中, 德军为了攻克凡尔登,先后投入了46个师的兵力,出动了飞机与飞艇;在海上处于劣势的德国,在1916年2月宣布实施“选限制的潜艇战”;因此ABC都是在一战中使用的武器,而D是在二战中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一颗原子弹,因此符合题意。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德国卓越的天才战略家施里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德国制订了“施里芬计划”。该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注重以发展科技赢得战争
B.强调集中兵力和速战速决
C.充分重视与盟友的合作关系
D.侧重挖掘各兵种作战潜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施里芬计划”,战争爆发后,首先要在西线集中兵力,先占领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争取速战速决,然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这个作战计划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强调集中兵力作战,强调速战速决。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法国国歌《马赛曲》在俄国一度被禁止演奏。但1891年法国舰队访问俄国港口时,俄国乐队高奏《马赛曲》,连沙皇也破例脱帽向法国三色旗致敬。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法俄缔结军事协定
B.英德矛盾激化
C.三国同盟的威胁
D.英国光荣孤立政策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