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强化练习(2020年练习版)(七)
2020-08-30 06:19:45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在对汉末社会危机进行深刻反省的同时,一个特立独行的诗人群体逐渐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阮籍等七人隐居山阳(今河南修武),纵情于歌、酒、舞之间,文采歌赋各有所长,崇尚老庄,政治上拒绝做官,不与统治者合作。 材料二: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材料三: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四: 以下是明代江南地区女子的歌谣: 歌谣一 黄狗黄狗你看家,我在园中采红花,一朵红花采不了,双双媒人到我家。“我家女儿年纪小,不会伏侍大人家,”“爹阿爹,不要忧,娘阿娘,不要愁,看我明朝梳个好光(鲜)头,前边梳了盘龙髻,后边来到看花楼,看花楼,饮好酒,他弹琵琶我拍手。” 歌谣二 竹公竹婆竹爹娘,今年让你长,明年让我长。你长没有用,我长嫁儿郎。 歌谣三 大脚大,大脚大,阴天下雨不害怕;大脚好,大脚好,阴天下雨摔不倒。 材料五:胡居仁(1434~1484),字叔心,号敬斋,余干县梅港乡人,……性行纯笃,真正做到“日三省乎己”,每日详书自己得失。年方弱冠,孝顺闻名。一次,父亲有病,胡居仁亲自尝父亲的粪便,查验病情。父亲去世后,胡居仁绝食多日,形销骨立。父死,母照俗例作道场超度,他不信道,然而总命难违,撰联明志:“读东儒书,不信西天佛祖;奉北堂命,乃作南无道场”,成为千古佳话。 请回答: (1)综合材料一、二、三,分析明朝士人区别于以往士大夫的特点及其原因。(8分) (2)材料四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其社会根源是什么?(6分) (3)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5的真伪,说明理由。(6分)
2、选择题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出“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赋税的征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轻易摇动。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作者强调的是 A.形成统一的史学文化心理认同 B.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来认识历史 C.提倡以否定的精神来研究历史 D.要注重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
3、选择题 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其中将无法完成的一个选题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
4、选择题 “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实现了国家统一
C.君主专制制度加强
D.创立三公九卿制
5、选择题 西周时期,周王娶了王后,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妃,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王后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妃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周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
A.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