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纱、洋铁、洋火、洋针、洋蜡等洋货占领了大部分东南沿海市场,生产土货的许多手工业面临着破产。受洋货冲击最大的是传统手工棉纺织,洋纱、洋布的大规模涌入,使得手工棉纺织业陷入困境。同时,丝织品成为外国资本主义掠夺的重要农产品。
材料三?“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材料四?西方国家感到,与新兴世界相比,它们正在失去经济和政治力量。反全球化的力量正在形成,而且可能日益增强。在发达经济体内部,现在要求在商品、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这三个领域重新设置壁垒的呼声越来越大。反移民的趋势在欧洲尤为明显。
——《2011年全球化会倒退吗?》
随着各国政府纷纷把国内问题置于全球增长之上,在2011年,全球化似乎会成为一项孤立无援的事业。?
——《全球化进程难以逆转》
材料五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这三十年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联成一体。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工业革命前和工业革命时期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4分)
(2)材料二表明近代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外经济联系加强的主要表现。(3分)
(3)材料三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4)材料四表明经济全球化面临倒退。据材料四概括持这种观点的主要理由。(3分)
(5)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30多年来,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决策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3分)
2、判断题 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有两个难得的外部历史机遇,它们是?(?)
①新中国建立 ②朝鲜战争爆发 ③越南战争爆发 ④中东战争爆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判断题 (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3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两次大的思想解放,都是在小平同志的主导和推动下进行的。第一次“真理标准讨论”的思想解放,树立了实践标准的权威……第二次“市场化改革姓社不姓资”的思想解放,树立了生产力标准的权威……当前,我们再次面临新的思想解放的形势。……这就要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全面建设和改革,即经济建设改革、政治建设改革、文化建设改革和社会建设改革。……现在人们更多的关注公平公正地向民众提供公共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衣食住行、国民教育、医疗保险、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司法公正、民主权利、信息对称、贫富差距、环境保护、腐败现象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一个更高境界的思想解放。
一一周瑞金《思想解放永无穷期>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邓小平同志主导和推动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哪些深远历史意义?(10分)
(2)如何理解材料中提出的“更高境界的思想解放”??(5分)
4、判断题 下列对康熙帝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励精图治,开拓了疆土
B.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维护了国家主权
C.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D.打败沙俄侵略军,解除东北边境的威胁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美国和中国政治制度结构的示意图


新中国政治体系和国家机构图示
材料二 英国创立了第一套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体系,被誉为西方政治制度的源泉与典范;美国则在吸收、借鉴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加以调整,使本国的政治制度体系趋于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4年正式确立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英、美和中国各自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其形成的相关的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6分)
(2)简要分析上述政治体制的确立对英美两国发展产生的相同影响。(6分)
(3)简要说明中国建国初建立的政治体制的作用。(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回答,指出近现代东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