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几经波折。下图中我国粮食产量起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情况
C.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程度
D.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10年元旦,凤凰卫视采编部总监吕宁思谈到“元旦献词”时说:“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元旦献词或者元旦社论,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曲折变化的见证······都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思想的记录。”下列是某位同学整理的部分元旦献词标题,其中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49年:《将革命进行到底》
B.1958年:《为全年产钢1000万吨而努力奋斗》
C.1967年:《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D.1981年:《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经济调整的巨大任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文物考古和鉴定往往需要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辨别。而其中有些赝品往往只需用肉眼就能轻易作出判断,请仔细观察和辨别下列铜币的拓片,其中哪一枚可能不是假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钱币上的文字“五铢”字体为宋体,是宋代以后才有的,而五铢钱的是使用年份是在唐以前,B不正确。C项使用庙号“太宗”不正确,通宝钱是在唐高祖李渊时期铸造的,C项错误。D项使用朝代也是错误的,应该是皇帝年号。A项是秦代半两钱,无论是形制还是文字都没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历史教材中经常出现“西方列强”“东方国家”和“南北对话”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的不仅仅是地域位置,更含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教材中出现的二战后的“西方”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指
[? ]
A.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
C.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D.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珍珠港事件发生的背景有( )
①世界反法同盟已经形成?②日本抛出企图建立亚太地区霸权的政策
③德国在欧洲“闪电战”的成功?④美英同日本在亚太地区的矛盾加剧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为组合选择题。题中的①项形成于1942年初,而珍珠港事件爆发于1941年12月7日,故应排除,只能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