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日本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不包括
[? ]
A.使土地所有权得到确认和保护
B.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
C.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D.使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佩里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唯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
——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材料二: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结合日本当时实行的政策分析说明材料一中佩里“访问”不受欢迎的原因。“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目的何在?(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在文明开化中存在的问题。(3分)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时代的西化给日本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6分)
材料三

(4)材料三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通过材料三你获得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6分)
参考答案:
(1)闭关锁国政策。摆脱外来侵略,实现富国强兵,成为现代化的民族国家。(4分)
(2)抛弃民族传统,盲目西化。(3分)
(3)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6分)
(4)信息:日本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1)原因从“日本明治维新前推行的外交政策”方面去分析;目的从材料“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中提炼回答。
(2)将材料中提到的现象加以归纳概括即可:“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这说明文明开化过程中盲目西化,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
(3)该问实际要求回答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产生的进步作用,从改革前后对比的情况回答: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4)联系明治维新的内容,分析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地契——日本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火车站——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新式学校——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比日本早,但步伐缓慢,始终没能实现近代化,试比较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进程方面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概括指出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进程。
参考答案:(1)原因:①日本封建经济解体和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超过中国。②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变化大,新兴地主、手工工场主、大商人形成了一种政治力量,要求参与政权;封建阶级内部分化,一些大名和中下级武士转变为反封建力量。③国际环境:明治维新后,日本成为亚洲惟一独立的资本主义强国。中国则长期遭受西方侵略,封建势力根深蒂固,占居主导地位。
(2)进程:①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引进近代技术和设备;创办新式学校,开创教育近代化的先河。②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维新运动兴起,主张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③20世纪初,清朝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化。④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鼓励兴办实业,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⑤随着外国经济侵入及洋务运动展开,民族资本主义兴起,近代交通事业发展。⑥外国文化侵入,西学东渐,使传统思想受到冲击。民主自由、平等、进化论等观念逐步传播。西方的法律、社会制度也传到中国。民国初年议会的产生、共和制的建立、约法的制定等,促进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
本题解析:此题着重考查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在近代化过程中,中、日同途但不同归,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是中、日两国所处的国内外条件决定的。依据两国经济结构、阶级结构、政治结构、思想结构和国际环境不难作出比较。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实际上是认识与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客观上讲,清朝三次新政(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甚至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都是围绕近代化开展的探索与抗争,只是目的、方式、结果各有特色,需要认真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发生战争,最终日本战胜俄国。对此,一些中国人当时就发表评论,认为这场战争“非军队之竞争,乃政治之竞争。卒之日胜而俄败,专制立宪,得失皎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俄国失败的根源在于农奴制
②日本明治维新实现富国强兵
③这些中国人赞成君主立宪制
④这场战争直接引发十月革命
[? ]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1分)

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四: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
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日本和中国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他们分别是什么?在此之前两国面临的社会形势有何共同之处?(5分)
(2)材料一中,日本明治政府的这一举措给日本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积极影响(4分)
(3) 根据材料三,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向学习西方有什么突出特点?(4分)
(4) 根据材料四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和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