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御史大夫是秦汉时期的中央官制,其职责是协助丞相处理政务,并负责监察百官;刺史是西汉时期推行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丞相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军机处是清朝时期设立的,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其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分封制和宗法制主要盛行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封制和宗法制在西周盛行并有效地维护了奴隶制国家政权。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运作,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解读下列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机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6分) |
参考答案:
(1)D。(2分)
(2)图1:雍正帝(清世宗),图3:明太祖,图4:秦始皇。(6分)
(3)特征:君主专制中央集权(2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2分)
(4)影响:促进中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使中国古代(大部分时期)产生了高于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强化了对人民的控制,影响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自由活泼发展。明清时期,诸负面影响加重,导致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4分)(言之成理给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变化的认识与理解。从图1的内容“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等可知应是清朝时期的;图2是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结构示意图;图3标明的是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应是明朝时期的;图4,从结构上及内容上看应是秦朝时期的。所以先后顺序是图4图2图3图1,故应选D。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历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变化的认识与理解。从图1的内容“军机处”等可知应是清朝雍正帝时期的;图3标明的是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应是明朝太祖时期的,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图4,从结构上及内容上看应是秦朝时期的,秦始皇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设立三公九卿制,即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构成中央官制的主要内容。所以图1是雍正帝;图3是明太祖;图4是秦始皇。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本特征的分析与掌握。解答时注意分析中央机构的发展变化。从四幅图的内容可知,皇帝的权力不断加强,而相权则不断削弱直至最后被废除,到清代雍正帝的时候,设立了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首先要分析题目的具体要求:影响。对于影响一般要从两个方面分析解答,即积极方面的与消极方面的,同时还应注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阶段。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程与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朝与宋朝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中最为相似的是( )
A.设立六部
B.分化相权
C.分散地方官的权力
D.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是比较相同点,A.设立六部对应唐朝,C.分散地方官的权力 D.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对应宋朝,只有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从秦汉到明清,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要加强君主专制,必然要削弱相权。削弱相权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彼此制约,从而保证君权的独尊,如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北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二是转移相权及机构,以免相权“尾大不调”,权力转移的总趋势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如汉武帝时期设立中朝,实行内外朝制;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孙中山》高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