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试结合隋朝完成统一前后的经济发展趋势分析隋开通大运河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0分)
参考答案:发展趋势: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国家刚完成统一,经济基础急需巩固。(6分)影响:大运河一方面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巩固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开通运河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破坏了尚未巩固的经济基础。(4分)
本题解析: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分裂时期,隋朝迎来了大统一的时代,经历了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潮,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它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沟通了南北方经济,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但是开通运河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样带来了沉重的徭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下列是一组有关政治建筑的材料。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露天剧场依山修建,一层层看台一般可以坐一万多名观众,多的可以坐四万多名观众,底层看台前面铺成的一大块平面是演员的表演地。表演场砖的后面有供演员化装和贮藏道具等什物用的房屋。
材料二?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座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在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故宫主要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建筑高大森严,内廷建筑则庭院错落,自成体系。前朝后寝,分工明确,不得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
材料三?依泰晤士河而建的议会大厦是英国的政治中心。它不仅外表雄伟壮观.内部装饰华丽,而且其建筑结构和内部设计也能充分地体现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立宪政体。据说英国国会开会时,国王应坐在上议院的国王宝座上,但首相和议员需从下议院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因为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穿过发言席的行为需要慎重考虑。”
材料四?人民大会堂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建于1958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国事会议的地方。它由中央部分的万人大礼堂.北部宴会厅和南部人大办公楼三部分组成。万人大礼堂是人民大会党的主体建筑。平面呈扇形,所有的座位都可以看到主席台。一层座位为代表席,每个座位有电子表决器和12种语言的译音风。主席台600平米,设座300个。……人民大会堂南部人大办公楼包括33个会议厅,分别以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命名。各个会议厅均按地方特色装饰布置。
请回答:
(1)当时雅典公民到剧场看戏时,为什么国家还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呢? 请指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政治文明产生的影响。(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明清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该制度受到了哪些冲击和挑战?(6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现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3分)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让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保证公民积极参政;公民主权。雅典建立了民主政治,为人类提供了法治基础上的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2)皇权至上,中央集权,等级森严。19世纪末维新派倡导变法,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20世纪初期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3)实行君主立宪,议会掌权,国王统而不治;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对议会负责;两党制。
(4)原则:民主集中制。
本题解析:第一问第(1)小问从提高公民参政素质的角度来思考,第(2)小问根据课本回答。第二问第(1)小问根据材料容易归纳,第(2)小问回答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民主革命。第三、四问依据课本知识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郑观应在《商务叹》中云:“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变更,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郑观应所叹史实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C.体现了“商战”思想
D.推动了收回利权运动的兴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表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一五计划”是在1953年——1957年故A项错误;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左”倾错误故B项错误;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是因为纠正大跃进以来农业“左”倾错误,1960年农村制订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方针,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英国宪章运动中,标志着宪章派与资产阶级激进派划清界限的事件是
A.《人民宪章》的提出
B.全国宪章协会的成立
C.1842年提交的新请愿书
D.1848年提交的新请愿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842年的请愿书抨击了社会贫富不均现象,这表明宪章派与资产阶级激进派划清了界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