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队舰艇编队于2008年12月26日下午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下列人物中,哪一位最有可能在唐朝时期到达该地区(? )
A.鉴真
B.玄奘
C.杜环
D.郑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唐朝人杜环在非洲留下行踪。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取经,而郑和虽然到达非洲东海岸地区,但是在明初。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一五计划中,优先发展的是?(?)
A.重工业
B.轻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农业和商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和分辨历史事实的能力。只要对书本重点知识了解的话,很容易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为了纪念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诞辰2560周年,电影《孔子》于2009年3月30日在北京隆重开机。如果你是电影的历史顾问,以下有关孔子的历史常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故A错误;孔子思想汉代以后才成为主流思想,故B错误;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乐》(今佚)、《春秋》,而《易》并非孔子著作,《论语》是其弟子整理而成,也非其著作。故选C项。
点评:此题的命题意图是以孔子诞辰为切入点,来考察学生对与孔子相关知识的综合考查,涉及范围广及涉及到其思想又涉及其著作,还涉及其影响。解决此类知识只能靠平时的积累,对史实的扎实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隆庆六年(1572年),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在经济方面改革赋役制度,于万历九年(1581年)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据《明史·食货志》记载:“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
与原来的赋役制度相比,一条鞭法有如下的几个特点:
首先,赋役合
并征收。即“总括一州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明初的赋役制度,在田赋方面有夏税,有秋粮;在役法方面,有里甲,有均徭,有杂役,而且役目繁多;还有土贡方物等的征派。一条鞭法除繁趋简,使民人易于知晓,“里胥无由飞洒,奸豪无从规避”。
其次,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原来赋与役各有其特定的征派对象,赋由田地出,役向户、丁派。一条鞭法改变了这种传统的征派办法,将部分徭役负担转嫁到田亩中去。即赋税仍按田亩征收,而徭役则由原来的按户、丁征派,改变为按丁、田征派,所谓“通计一岁共用银若干,照依丁、粮编派”。……即令在人口大量逃亡的情况下,明政府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丁银的收入。同时,这种办法对那些无地和少地的农民也可以减少一些负担。
再次,在法定意义上取消力役,实行雇役。……雇役制度的确立,使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又有了进一步的松弛。
再次,田赋“计亩征银”。赋役征收的货币化,是明代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又促进了明代后期商品货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赋役银征收由地方官直接办理。这既减少了赋役征收的层次,提高了征收效率。同时也可以使人民在交纳赋役银时少受一层克扣和剥削。
——一魏千志《明清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据材料并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一条鞭法推行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分析一条鞭法产生的影响是什么?(9分)
参考答案:
(1)土地兼并,政府收入减少;社会矛盾尖锐,政府统治危机;商品经济发展,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4分)?新航路开辟,白银大量流入;(2分)?
(2)税种简化,使民人易于知晓,防止官吏盘剥,减轻农民额外负担;(2分)
丁役负担摊入田亩,政府从掌握田地的地主手中增加税收。对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减少一些负担。(2分)
赋役征收的货币化,促进了明代后期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商品生产、货币流通,资本主义萌芽)(3分)
削弱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的标志是 (?)
A.西雅图APEC会议的召开
B.上海APEC会议的召开
C.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堪培拉“亚太经合部长级会议”会议的召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