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近代军阀割据的经济基础是
A.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封建地主经济
D.外国资本主义势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军阀割据根源的认识,难度不大,但个别同学审题时受“近代”影响,出现错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也存在封建地主经济。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信息反映的是理学和心学的论争,即历史上有名的朱熹和陆九渊的“鹅湖之会”,理学倡导格物致知,从细小和琐碎处逐渐积累经验已达到对天理的体悟,在心学看来过于繁琐,而心学则将一切事物和现象均简单的归为心中天理的体现,这在理学看来过于简单,所以据上所述可看出甲方属于心学派,而发明本心是其最主要的特点,答案选B,A C D三项与题意要求不符。
点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同属理学的范畴,他们都坚持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只是程朱理学认为天理独立于人体之外,若想找寻天理必须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才能有所成就,故程朱理学属于哲学派别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而陆王心学则认为天理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必须通过反省自身,摒除欲望才能达到对天理的体悟,故属哲学派别中的主观唯心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尼克松对这次访问非常重视,除了派安全特别助理基辛格博士和派先遣组来华磋商访问事宜外,他对访问细节也作了精心的安排。临行前,尼克松和夫人翻阅了不少介绍中国的书籍,学用筷子,还专门学习了中文。他特别吩咐秘书要选好赠送毛主席的国礼。经过多次精选,尼克松选定大型烧瓷天鹅艺术品作为珍贵国礼。尼克松这样做意在
A.承认以前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B.缓和中美关系,联华抗苏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大臣和皇帝的关系来看,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反映了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故选C。A项说法正确,但是不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B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不是君臣关系的紧张,而是君主权力的不断加强;D项材料中未体现。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存在着两对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总的趋势是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和地方分权不断削弱。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有教无类”
B.“仁” 和“礼”
C.“为政以德”
D.对鬼神敬而远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孔子思想是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其核心为“仁”和“礼”,“仁”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礼”指的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B为正确选项。“有教无类”首创私学,认为人不分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是“仁”的思想在教育方面的体系,故A排除。“为政以德”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是“仁”的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C排除。孔子注重政治与人事,提出对鬼神敬而远之,D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