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自产生以来,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最终转化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甲午战争前后,不同类型的两种企业在我国近代民族工业中所占比重变化表
?
| 甲午战争前
| 甲午战争后
|
商办企业
| 22.4%
| 70%
|
官督商办企业
| 77.6%
| 30%
|
材料二:张謇提出“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口号,并冲破阻力在家乡大搞教育与实业。(1)自1895年开始,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重要企业。(2)1901年,张謇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对沿海滩涂进行开发;规划农田水利,建立产棉基地,发展农业。(3)本着“道路交通为文明发达之母”思想,张謇辟道路.兴河运。1901年创立大生轮船公司,到1918年,公司有小轮20艘,行驶于以南通为中心所辟的10条行道上;此外他还修建了港闸公路等。(4)南通一带屡有水患.张謇遂以私人身份聘请各国水利专家.商讨南通治水策略、运用科技治水,修堤筑坝并举。(5)张謇开展的城市文化教育建设主要包括:1902年自筹资金建设通洲师范学校,翌年建立;1905年建翰墨林印书馆;1909—1912年办商业与医学两所专门学校;1914年建图书馆等。(6)此外,张謇还振兴商业、改善环境、推动市政建设,筹建电厂、电灯、电话公司等等,集多方面的成就于南通一地,开花结果,泽及后代,在中国近代史上,这是了不起的“早期现代化试验。”?——摘自“南通市市政建设网”
材料三:

民国初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1)材料一所反映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謇采取的措施涉及哪方面。(3分)以张謇为代表的实业家想通过兴办实业挽救民族危机,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吗,为什么?(3分)
(3)、据材料四的地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张謇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创办的企业大部分都在南运河地区。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4分)
2、判断题 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下列剧情有违历史史实的是(?)
①《隋唐英雄传》中隋灭陈的战争场景炮声雷动?
②《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
③《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④《台湾1895》中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
——李贽《藏书》
材料二?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历史观。(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李贽所生活的时代,分析“李贽的悲观”产生的主要原因。(9分)
4、判断题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仍体现其重要的社会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的原因。”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学在战国后期成为“显学”(蔚然大宗)的理由。(2分)
材料二?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中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世界观?(1分)从理论来源角度,分析董仲舒思想的新特点。(1分)董仲舒的“道”与先秦道家的“道”在内涵上有何区别?(2分)
材料三?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立克主编者《中国文化概论》
(3)理学家是如何深化传统儒学,使之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2分)依据材料三,说明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2分)
材料四?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多民族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就会在全球化浪潮和现代化过程中被“化”掉……从历史上看,儒家曾不断吸取周边各民族的文化、丰富自身。……儒家文化不仅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也是华夏族群的精神形态……作为民族的意识与心理,儒家文化在今天仍是活着的。
——郭齐勇《儒家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4)依据材料四,你认为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儒家文化应怎样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3分)
5、判断题 中美外交史上的“小球转动大球”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A.官方交流
B.以民促官
C.国际交流
D.以官带民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