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造成下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因是?

A.甲午战争的取胜
B.1889年宪法的颁布
C.“殖产兴业”的政策
D.军事工业的刺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图中反映了日本1888——1894年间,工厂数和蒸汽机数量迅速增加;结合所学知识,这得益于日本实行了“殖产兴业”的政策,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大对私人资本的扶植和保护,推动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故选C。A项是1895年,故排除;B项主要是从政治上确立了日本的近代天皇政治体制;军事工业的发展是“殖产兴业”政策推行的成果之一。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表明幕府统治的基础开始动摇的事件是
[? ]
A.1853年,美国入侵日本
B.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日美亲善条约》的签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的新领导人仅仅对那些能增强民族力量的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旨在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一位文职官员表达了如下这一观点:“这就象乘坐三等火车一样;最初这里有足够的座位,但是,当更多的旅客拥进来后,这里就没有位子给他们坐了。必然的逻辑要求人们既要站稳脚跟,又要将双肘伸向任何可能出现的空间。”?——《费正清评中国和日本的近代化》
材料二
日本人废除了旧时的封建征兵制,创造了以欧洲最新模式为基础的现代化军队。明治领导人预见到,这些新军队需要现代化经济为它们提供军需品。因此,他们通过发放津贴、购买原料或成立政府公司确保所需工业的建立。政府领导人不仅注意支持轻工业如纺织工业,而且注意支持重工业如采矿业、钢铁工业和造船业,因为后者是提供军需品所必不可少的。这些企业建成后,政府通常以极低的价格将它们出售给各种享有特权的私人企业。少数富贵家族,即通常所称的财阀,以这种方式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分析明治维新后新领导人热衷增强民族力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实现经济近代化的主要途径,并分析其后果。(7分)?
(3)有人将西方国家的近代化模式称之为原发性内发型,你认为日本应该属于什么模式?在这中间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力量?(4分)
参考答案:
(1)提高国际地位和竞争能力,为对外侵略扩张做准备。(4分)
(2)明治政府大力扶植私人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在政府帮助下迅速形成了大垄断财团。在近代化过程中,日本垄断财团与政权相结合,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7分)
(3)传导性外发型。(或传导型或传入型均可。)起主导作用的是明治政府。(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明治政府
A.废藩置县,取消对下层人民的限制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明治政府认为要想实现国强民富必须发展实业,因此明治政府大力倡导发展经济的各种举措,如殖产兴业等,所以C项符合题意,A属政治改革,D是文化变革,B尽管是经济改革但与材料中发展工业的思想相违,故答案选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内容的识记能力,涉及对变法或维新运动内容的考查,具体措施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除了准确记忆每项具体内容之外,还应关注每项具体措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仔细的分析,找出利弊。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充分显示幕府统治危机的事件是
A.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
B.1853年,佩里叩关”
C.18
54年,《日美亲善条约》的签定
D.1858年,“安政大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