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历史事件既具有反对封建割据、实现国家统一,又具有摆脱外来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双重性质有:
①美国独立战争②美国南北战争③俄国农奴制改革④日本明治维新
A.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
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
方人民风俗不
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
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生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
材料二:明治天皇政府把全国分成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
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
请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一表明日本对西洋文明的主张是什么?(2分)明治维新中体现了这种主张的措施是什么?(2分)
(2) 材料二反映了明治维新改革的哪些内容?(6分)
(3) 日本明治维新前后,中国出现的资产阶级变法运动是什么?(2分)
(
4) 日本明治维新前、明治维新时期、明治维新后对外政策分别是什么?(7分)
参考答案:①主张学习、引进西方文明;(2分)文明开化(2分)。
②政治上,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2分)
经济上,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鼓励发展近代工业;(2分)
社会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2分)
③戊戌变法(2分)
④(7分)
明治维新前:闭关锁国;
明治维新时期:对外开放,向西方学习;
明治维新后:对外扩张。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世纪,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风云际会,砥柱中流。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历史发令枪猛然打响,在中日近代化大比拼的赛道上,怀揣富国强兵的同样梦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作为领军人物,带领各自的国家一路追赶。尽管日本起步比中国略迟,然而最终结局却大相径庭,一悲一喜:大清王朝愈加摇摇欲坠,日本帝国则一飞冲天。
世事流云,人生飞絮,同样是“经世之才”,一个身背骂名,抑郁而终;一个大功告成,奇勋盖世。出现这样悬殊的结果,令人深思。?
——《文化博览》2007年第五期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人生结果差异的原因?(9分)
(2)李鸿章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做法如何?你是如何看待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不同人生结果差异的?(6分)
参考答案:
(1)原因:制度差异:中国处在封建专制体制下;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近代宪政国家。(3分)
文化差异:李鸿章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西学停留在非常浅薄的基础上;伊藤博文既接受中国儒家文化,也接受西学,文明开化程度高。(3分)
吸收西法的态度及举措不同:李鸿章坚持中体西用,只学技术不学制度;伊藤博文支持“欧化”,坚持文明开化,全面学习西方。(3分)
(2)做法:大办洋务,兴办军事、民用工业,扩建北洋海军,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4分)
看法:不管李鸿章的失败还是伊藤博文的成功,都是时代造成的结果。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则推动历史发展;反之亦反。(2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也可以等同于考查二者一成一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原因:制度差异:中国处在封建专制体制下;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近代宪政国家。文化差异:李鸿章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西学停留在非常浅薄的基础上;伊藤博文既接受中国儒家文化,也接受西学,文明开化程度高。吸收西法的态度及举措不同:李鸿章坚持中体西用,只学技术不学制度;伊藤博文支持“欧化”,坚持文明开化,全面学习西方。
(2)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可以得出李鸿章的做法即为大办洋务,兴办军事、民用工业,扩建北洋海军,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等;对于认识应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所处的时代进行客观的比较认识,不能用今天的观点苛求古人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该条约
[? ]
A.缓和了日本与列强的关系
B.扼制了列强对日本的侵略
C.打开闭关锁国的日本大门
D.推迟了日本半殖民地进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随着世界交通的手段便利起来,西洋文明之风逐日东渐。……对于东方国家的当务之急来说,此文明的东渐之势十分强劲,如果下定决心来阻止它的话,这样做倒也不是不行,但观察当今世界的现状,就会发现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莫不如与时俱进,共同在文明之海中浮沉,共同掀起文明的波浪,共同品尝文明的苦乐,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
材料二?文明就像麻疹的流行一样。眼下东京的麻疹最初是从西部的长崎地方向东传播,并随着春暖的气候逐渐蔓延开来。此时即便是痛恨该流行病的危害,想要防御它的话,又有可行的手段吗?……当前不但不应阻止文明,反而应尽力帮助文明的蔓延,让国民尽快沐浴文明的风气,这才是智者之所为。
材料三?作为当今之策,我国不应犹豫,与其坐等邻国的开明,共同振兴亚洲,不如脱离其行列,而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对待支那(指中国)、朝鲜的方法,也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
——以上材料节选自福泽谕吉《脱亚论》
(1)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被称为日本的伏尔泰。其肖像被印在日本一万元钞票——?“万元札”上。依据材料一、二归纳概括福泽谕吉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的学者称福泽谕吉为近代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鼻祖。依据材料三评论这种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西洋文明随着交通手段的便利强劲东传;对于西洋文明,只能学习,不能阻挡;西洋文明传入日本,是从长崎开始,逐渐东传;日本应该主动彻底学习西洋文明,“文明开化”。
(2)观点正确。日本要“脱亚入欧”,与欧洲殖民者共进退;日本要用欧洲殖民者对待中国、朝鲜的办法来对待中国、朝鲜,即主张日本侵略中国、朝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