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一位俄国贵族说:“(废除农奴制)农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吗?一些田地难道不休耕,一些谷仓难道不会空吗?毕竟,我们市面上的面包大部分不是由自由农民生产出来的而是来自贵族……离开了主人的管束,农民只会贪杯、干坏事。”上述材料反映的基本主张是?
[? ]
A.维护农奴制度
B.废除农奴制度?
C.推翻沙皇专制
D.对农奴制进行改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俄日两国均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从根本说是因为俄日两国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D.缺乏民主传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史学界认为,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这次改革( )
A.顺应了政治民主化的潮流
B.改变了落后的生产关系
C.彻底改变了俄国政治体制
D.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农奴制的废除,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因此B 符合题意。A不对,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分析主要原因,而且农奴制改革后俄国政治仍带有沙皇专制色彩;C不对,错在“彻底”两字;D不对,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佃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然后联系俄国农奴制改革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影响来考虑。首先必须准确辨析有关概念的含义,其次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在农民与地主缔结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在这之前不能真正享受法令中规定的与此有关的一切权利。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A.1861年改革彻底地废除了封建隶属关系
B.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1861年改革没有改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D.1861年改革彻底解放了广大的农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农民对地1861年改革后,地主对农民的强制并未完全消失,农民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这说明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故选B。A项明显错误,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C项错误,农奴的人身自由得到确认,地主不能干涉农奴的生活;D项彻底解放说法明显错误。
点评:1861年改革是俄国走向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改革,但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农民获得一份土地的同时,也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因此这次改革提供了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市场、劳动力和资金,推动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俄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
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
材料三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定国是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据材料一综述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8分)
(2)俄、日、中三国的改革在近代化道路上各自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及其局限性说明了近代化发展进程的什么特点?(7分)
参考答案:(1)基本态度:主张废除。(2分)原因:农民起义威胁沙皇的统治;(2分)农奴主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2分)农奴主和资产阶级自由派想通过改革保存自己的权利和土地。(2分)
(2)影响: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2分)明治维新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加快了日本的经济近代化;(2分)中国的戊戌变法尝试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未果,却传播了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分)特点: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和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1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及分析的能力,概括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农民革命的威胁……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可见俄国社会各阶层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都主张废除农奴制。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对本国近代化的重要影响。第二小问从中可以认识到世界各国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和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