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两幅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形势图?
图一?三国同盟和三国?

图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领土的变化

请回答:
(1)结合图一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各主要成员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一和图二比较可以看出,欧洲国家版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有何明显变化?(至少指出4处)并简要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这些欧洲国家版图的变化,谈谈你对一战后新国际关系格局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协约国集团主要是由英国、法国、俄国等国组成。同盟国主要是由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等国组成。
(2)明显的变化有:一是在原来奥匈帝国领土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国家,如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二是巴尔干地区新出现了南斯拉夫王国。三是波兰重新建国。四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欧洲的领土大部分丧失。五是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一是原来统治这些地区的帝国遭到大战打击二垮台;二是一战后巴黎和会召开,协约国通过对战败的同盟国进行制裁,重新划分欧洲国家版图而形成的。
(3)这次欧洲版图的变化,是建立在对德国、奥匈帝国等国家宰割的基础之上的,维护了英法等国在欧洲的霸权。但同时也使一些民族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在一定范围内体现了民族自决的原则。苏俄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也使欧洲出现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局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二战爆发前,法西斯侵略者在世界范围内发动的最早的局部侵略战争是( )
A.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B.德意联合侵略西班牙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建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要求选择法西斯在世界范围内发动的最早的局部侵略战争,联系教材可知,在局部战争阶段,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是在1935年10月, 1936年德意联合干涉西班牙战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39年又肢解捷克斯洛伐克,而D项“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建立不属于题干所说的“侵略战争”,予以排除,“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是德意日三国结成的法西斯侵略集团,此题答案为C。
考点: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点评:此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半岛形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B.一战前,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
C.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
D.巴尔干半岛民族关系很复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战前巴尔干半岛形势的理解。一战前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主要集中在巴尔干半岛,A项表述正确;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之下,民族关系错综复杂,C、D两项表述正确;一战前,奥匈帝国吞并的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B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根据下图的内容,它的主题应当是

[? ]
A.施里芬计划?
B.慕尼黑阴谋?
C.诺曼底登陆?
D.杜鲁门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分别是
A.德国法国
B.奥匈帝国俄国
C.意大利英国
D.德国英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同盟国是指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德国实力最强,德国与法、俄、英矛盾最大,三国同盟的形成也主要是德国组织的,三国同盟的核心是德国,而三对主要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英德矛盾,三国协约的核心是英国,故排除ABC项,D项正确。
考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
点评:三国同盟的核心及其原因
核心:德国;
原因:为德国实力最强,德国与法、俄、英矛盾最大,三国同盟的形成也主要是德国组织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