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历次统一战线中,统战的对象不尽相同,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中共的地位和力量不同
B.中国各阶级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C.中共由幼稚不断走向成熟
D.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革命统一战线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再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矛盾变为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再变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随着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共团结的对象亦随之发展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为照顾那些仍未跟上对外政策变化的顽固分子,《纽约时报》的封面用红字印着“红色中国”,但也用小号字提到了人民共和国;封底是赖思顿(《纽约时报》副社长)和周恩来并肩而坐,正在商谈政策。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发生在
A.1949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9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纽约时报》的封面用红字印着“红色中国”, 但也用小号字提到了人民共和国,这说明中美关系有了缓和迹象,但是还没有开始正常化,故B项正确。1949年中美关系敌对,不可能出现题干中的现象,排除;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与封面“红色中国”,“小号字提到了人民共和国”的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1979年中美建交,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君画了幅《孔子编书图》,图中反映了以下内容。其中没有历史错误的是 (?)
A.房间里烧着煤炭取暖
B.墙上挂着一柄铜剑
C.孔子把纸铺在桌子上
D.用工整的楷书写着:仁者爱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煤炭开始用作燃料在西汉时期;纸的发明在汉代;楷书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早在商代就已经拥有完善的炼铜技术。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可能出现的只有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这充分说明了(?)
A.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因素
B.民族工业摆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
C.民族工业开始痛外国资本主义工业竞争
D.帝国主义从此放弃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主要是因为西方列强忙于一战而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的民族工业又萧条下去,说明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表是1854年至1859年部分主要年份福州口岸对外茶叶出口总量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趋势表明(?)
?年份
| ? 1854年
| ? 1855年
| ? 1856年
| ? 1859年
|
?数量
| ? 13万担
| ? 27万担
| 37万担
| ? 38万担
|
A.茶叶逐步成为对外贸易主要商品
B.福建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中国半殖民地经济特征明显
D. 福州成为近代对外贸易的中心城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茶叶的对外出口总量不断增加,但并不说明茶叶逐步成为对外贸易主要商品,A项不正确;表格只反映茶叶的对外出口总量不断增加,与民族工业无关,故B项不正确;材料中也不看不出福州成为近代对外贸易的中心城市,故D项不正确;茶叶的对外出口总量不断增加,说明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半殖民地经济特征明显,故答案选择C项。
点评:纵横结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形式,对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考查往往结合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进行命题,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不同时期的命运经常和同时期的政治、思想相联系,体现经济与政治、思想间的双向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