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
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汉武帝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刘非服从自己的统治。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大一统”的观点正是适合于此。A项为老子的观点,B项为韩非子的观点,D项为朱熹的观点。因此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09年1月徐州市高三质检13题)“文革时期,虽然政治运动冲击着各项事业的发展,但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还是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下列各项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有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③中美建交?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注意考查“文革时期“的成就。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1964年,中美建交是1979年。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一战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其基础仍很薄弱,表现在
①未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②经济力量远小于封建传统经济
③发展的有利条件是暂时的?④未形成新的政治力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教材有关知识判断选项可知:④错误,因随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的阶级队伍得到发展壮大。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围绕“走日本人的路”还是“走美国人的路”展开了一场争论,其争论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是否保留君主制
B.是否兴民权,实行民主政治
C.是否改造封建土地制度
D.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项是相同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句话反映的是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