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正常化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的缓和
C.中国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D.中朝、中韩外交关系的建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C、D两项表述与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时间不符。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协定。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这评价的应是( )
A.荀子思想
B.董仲舒新儒学
C.宋明理学
D.维新思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探讨世界本原,又与社会、人生相联系的,以道家及宋明理学最具代表,比较备选项可知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9年10月1日,迎来了祖国60周年华诞。回顾1919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非常有趣的是到2009年,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依次为1919年到1949年、1949年到1979年、1979年到2009年。(10分)
请回答:
(1)经过了第一个30年艰苦的奋斗,中国社会最为深刻的变化是什么?从中说明了什么?最根本的问题? (2分)
(2)第二个30年与第一个30年相比,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在这个30年里中国共产党人的哪些主要思想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分)
(3)有人认为中华民族在第三个30年里的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是民族振兴与崛起,?请以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外交和科技方面的成就各举一例来说明。(4分)
参考答案:(1)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或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分)。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或人民的选择),(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分)。
(2)由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2分)。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2分)
(3)政治建设方面:可举法制制度的健全和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的史实: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可举“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实践、两岸关系的发展。外交成就方面:举新时期的外交建树的成就。科技方面:可举载人航天工程、人类基因研究等成就(4分)
本题解析:(1)此题要确立题目所指的时间,应是1949年。说明的深刻变化和最根本问题时要思考到理论层面,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
(2)新中国建立后中共的任务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成社会主义建设,因此任务发生了变化。回答第二问时学生会容易想到毛泽东思想,但是这样回答没有指明毛泽东思想在建国以后的发展,所以重点要回答建国后的发展内容。
(3)在这个阶段有很多建设成果,但是要注意题目要求的时间范围。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新中国的下列事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入太空
③中央提出调整八字方针
④中国恢复高考制度?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③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可知,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1964年;②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入太空,是1975年;③中央提出调整八字方针,是1960年提出的;④中国恢复高考制度,时间是1977年。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此题为排列式选择题(先后顺序式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把一些历史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顺序,特别是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其形式有序号式和非序号式两种。解答此类选择题可采取首尾两端法(从头或从尾判断),即先确定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如能确定最早或最后一个,即使其中个别时间未掌握,也有可能选出正确答案,或大大提高命中率。能否准确、牢固掌握时间概念是答好此种题型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孟子尖锐地指出“以力假人者霸”。朱熹说:“(春秋)五霸则假借仁义之名,以求济其贪欲之私耳。”材料体现了春秋时期
A.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仁爱思想的发展
B.各国君主们对“仁义”显得没有兴趣,不耐烦
C.私学兴起,“士”的活跃,仁爱思想得到了深化、发展
D.“仁”道精神已经变味,带上了功利色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中孟子和朱熹都认为:春秋五霸极假借仁义之名称霸。春秋时期靠假仁假义而成就功业的霸主,只是把“仁”当作一种手段,儒家倡导的“仁”包含的原始素朴的仁道精神已经变味,带上了功利色彩。故选D。
点评:在春秋战国社会转型时期,诸侯国和个人现实发展的功利要求,使原始素朴的仁道精神陷入了严重的危机。这种危机突现了仁道的价值取向与现实的功利目标之间的矛盾冲突。孔孟坚持仁道的价值立场,把“仁”提升到人道之极的高度。这一思想贡献对于中国乃至人类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