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关于“马歇尔计划”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宗旨是唤起合理经济再生,以便使“自由制度”的存在
B是“杜鲁门主义”的运用,并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C它采取了较为隐蔽的手段,苏联与东欧没有列入计划内
D对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马歇尔计划的目的,马歇尔计划从表面上看是在经济上援助欧洲,但实质上是为了加强对欧洲的控制,而控制欧洲的最根本目的则是把欧洲作为反共反苏的基地,为了遏制共产主义,遏制苏联。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这只不过是坦率地承认,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人民,他们正在抵抗武装起来的少数人或者是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资料二:尼克松说:“……二、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我们某个盟国的自由,或威胁某个我们认为其自下而上关系美国安全的国家的自由,我们将提供保护;三、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的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订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担起保证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符合我们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以帮助。”
——尼克松在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被分别称为“杜鲁门主义”和“尼克松主义”,根据材料分析归纳两者推行的外交政策的不同点与相同点。(8分)
(2)从“杜鲁门主义”到“尼克松主义”的演变,是否说明美国放弃了霸权政策?(1分)分析原因。(6分)
参考答案:(1)答:不同点:前者美国对外政策是进攻型的姿态在全球出击,谋求世界霸权,后者是防守型的局部收缩,以确保美国霸权地位。相同点:都体现了美国的国家利益、价值观念和强权政治的特点。
(2)答:没有放弃。原因:尼克松政府面对经济危机和越南战争的困境以及苏联军事力量的强大等国际形势,为确保世界霸权,调整对外政策,由进攻型转为防守型,并不能说明其放弃了世界霸权政策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演变。这种变化
[? ]
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B.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两方支持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中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他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能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为此美国
A.实施马歇尔计划,援助发展中国家
B.发起成立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
C.组建北约,遏制社会主义国家
D.成立关贸总协定,推动经济全球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学习贵在积累。小龙同学在学习某一历史专题时制作了学习卡片。请你根据要求,帮助小龙同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卡片一:

卡片二:

(1)请把卡片_______A处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卡片二,指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有哪些新兴力量崛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卡片内容,指出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处为北约。
(2)走向联合的欧洲、中国的振兴、日本的崛起、美国、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3)多极化趋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