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提出是在
[?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
A.开放沿海14座港口城市
B.加入世界经贸组织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对,开放沿海14座港口城市是在1984年; B不对,加入世界经贸组织是在2001年;C不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70年代末,而且属于改革不属于开放; D符合题意,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是在1990年。?
点评:本题可看作排序型选择题,排序型选择题一般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因果联系顺序、过程顺序等,提示语多是 “顺序正确的是”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问题:
(1)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5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现代经济与市场关系的认识?(7分)
参考答案:(1)6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言之成理可得分)
(2)6分:从被迫开放到主动开放;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市场紧密相关;要积极参与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对外交往。(言之成理可得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美关系回答,当代中国处于敌对状态,以及中国经济相对落后。第二小问结合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改革开放回答。
(2)注意比较近代中国与现代中国的开放,结合新时期中国适应全球化趋势的表现,进行阐述。
点评:由于材料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所以同学们在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要养成阅读原始史料的习惯,要把有关材料同教材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理解。2.要全面地理解、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特别是对于一些内容较多的材料题,同学们要按照试题的有关要求仔细阅读,认真分析。3.要学会处理多种形式的材料,如对有关图片的分析理解、对地图的分析、对图表数据的处理、对一些文学作品的处理等。4.要注意将材料中的有关信息升华为规律性内容,揭示其本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比,二者共同之处是:
[? ]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D.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以下对邓小平南方谈话认识正确的是
①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②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努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④坚持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不动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谈话的实质就是探讨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没有社会性质的差异,因此引入了市场经济的模式,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④是错误的,可以排除。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