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A.社会制度的价值观不同
B.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C.复杂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
D.各种政治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
2、判断题 二战中,反法西斯盟国的许多会议中都没有法国的席位。戴高乐对此感到愤愤不平,反复向盟国表示:“1500年来,法国就已习惯于一个大国的地位,要求所有的人,首先是他的朋友们,不要忘记这一点。”此话反映出?(?)
A.法国大国地位的削弱
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美苏两级格局的形成
D.雅尔塔体系的崩溃
3、判断题 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分子。由此可以看出
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化社会的公敌
[? ]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4、判断题 某版本高中历史教材的单元内容如下,此单元内容最适合的标题是

A.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B.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
C.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D.现代化的不同模式
5、判断题 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假使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严守联合国的原则,那么,它们推行这些原则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没有人会来冒犯它们。
————丘吉尔1946年在美国富尔顿的演说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请回答:(1)材料一中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的是哪些?(4分)
(2)根据材料二,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2分)
(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4)举例说明这一时期美苏对抗给欧洲和亚洲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