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其特点是
A面粉、棉纺、化工等行业发展迅速? 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
C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 D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
2、判断题 2009年4月4日在法德界河莱茵河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合影。对这一组织和这次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次活动是为了纪念北约成立60周年
B.该组织是“冷战”的表现之一
C.该组织是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集团
D.该组织是欧盟的前身
3、判断题 (10分)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二?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 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材料三?近几年来,国民党领导人吴伯雄、马英九等都强调“中国国民党一定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训,体现孙中山先生的精神”。
目前,全国政协已成立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办公室。国务院台办则表示,支持两岸各界共同举办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
5月1日,来自内地多个省市、香港、台湾及澳门的600余名青年学生代表聚首香江,参加“梦想启航行动——两岸四地青年学生梦想交流营”活动。以此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学习、传承孙中山先生追求梦想的精神。?
——摘自《辛亥革命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的根本原因。为改变革命屡败的局面,孙中山在理论和政治上有何重大创新或举措?(3分)
(2)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继承孙中山的革命事业?(2分)“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表现是什么?(3分)
(3)你认为当前海峡两岸政府和人民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山
精神。(2分)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1901年和1902年,他先后发表《A》和《B》两篇文章……。在《A》文中,开宗明义:“史也者,记述人间过去之事实者也。虽然,自世界学术日进,故近世史家本分,与前者史家有异。前者史家,不过记载事实,近世史家,必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以此论之,虽谓中国前者未尝有史,殆非为过。”
——摘自《史学月刊》2004年07期:20世纪中国的四次实证史学思潮
请回答:
(1)上文中的“他”是谁?(1分)
(2)《A》和《B》两篇文章分别是什么?(2分)它们的发表在当时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近世史家”与“前者史家”差异的具体表现?(4分)
5、判断题 某部书中详尽地阐释了;只有在经济自由条件下,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才能够迅速地推动财富的积累。这部著作是_____。
A.《百科全书》
B.《共产党宣言》
C.《资本论》
D.《国富论》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