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他为了实现统一和巩固统一采取了许多措施,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他首创军功爵制,使军队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B.他在统一方略上,从弱小的韩国开刀,最后灭赵
C.他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思想、医学和种植的书
D.他在全国设立36郡,郡下设县,避免国家重新陷入分裂局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朝的历史,在战国时期就实行军功爵制,A错误,在其思想统治中不允许私藏儒家思想的书籍C错误,他执政后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乃至国际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儒学)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在汉代“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4分)
材料二:史料: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7分)
材料三: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的博文写道:“我到联合国大厦参观时,就看到一块大幅宣传,上面用世界上各种语言和文字,表明了一个大家都愿意遵守的最低伦理准则:中文用的是孔老夫子那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合国大厦三楼大厅确有一幅用马赛克镶嵌而成的彩色大型壁画,壁画主题叫“黄金法则”:Do unto others,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
——引自《联合国的人际关系“黄金法则”》
(3)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与联合国传达的思想有何相同之处?材料三中“黄金法则”在我国外交政策阐释中的最准确体现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儒学以维护礼教伦常为前提;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的改造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汉武帝对新儒学的接受、推崇和推广。(4分)
(2)“不脱儒家思想理路”:民本思想(民主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3分)“新见”: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权);法治。(4分)
(3)同:都强调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以和平友好相互尊重为原则。(2分)
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若答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也可)
本题解析:
(1)据材料一“(儒学)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和所学知识归纳其独尊的原因,可从儒学内容特点、董仲舒的改造、时代需要、汉武帝的推崇等来归纳。
(2)表现结合材料“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和所学知识来归纲儒学在明清时期发展的表现,可从政治、经济、治学倾向等方面来概括。关于其认识注意要联系上一问来谈认识,可从其根源、内容的特征、历史影响等角度回答。
(3)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可知材料一有多种观点。材料二、三从某些角度印证了部分观点,对比两个材料,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儒学的“维新”、“开明”,据材料二来归纳理由;材料三反映了儒学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即儒学“守旧”、“复古”,可据材料三来归纳其理由。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是《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留影,从照片中看出,列强参加了袁世凯就任大总统的仪式。解读上图,照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列强欢迎中国南北统一和局势安定
B.列强与袁世凯之间关系密切
C.袁世凯是列强在中国的代理人
D.表现了袁世凯对列强的妥协退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题中要求对图片实质内涵的认识,那就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列强参加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仪式,说明他们承认袁世凯政权,并要依靠其政权来侵略中国。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人把总路线比喻为“一体两翼”,一体是实现工业化,两翼是消灭私有制
B.小明的父亲拿着土地证高高兴兴申请入社(合作社)
C.当时全国出现了一片建设的热潮
D.民族资本家害怕改造,不断破坏工厂设备,藏匿财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民族资本家有愿意接受改造的一面,另外专政的工具使其很难进行破坏等行为。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古代,中、西方文明特点不同,在各自道路上都有较大发展。回答18、19题。
小题1:下列美学观点,与儒家思想相吻合的是?
A.“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B.“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C.“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D.“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